组卷网 > 试题 > 按关键字
试题 试卷 专辑
更多:
显示答案
|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二战后,荷兰机动车数量迅速上涨,机动车出行成为主要出行方式。20世纪70年代,荷兰人发起了自行车回归运动,中央政府也拨出专款,修建大量自行车专用道,安装针对自行车的交通信号灯,自行车出行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城市化进程出现了逆转B.能源危机改变了出行方式
C.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D.欧洲汽车制造业陷入困境
2023-05-24更新 | 1229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意志帝国时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霍乱、肺结核等疾病滋生,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重。19世纪末,德国开展了卫生改革,改革涉及环境、住房、学校等多个方面。除国家层面外,市政当局、建房互助协会、公司、医生以及居民等广泛参与,政府出资为部分工人修建住房,各邦颁布了相关住房立法,市政当局开展了大规模城市供水建设活动。1883年,帝国国会相继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帝国疫苗法》《食品法》,极大保障了居民的身体健康。1860年至1914年,德国各大学医学院至少创办了173个研究所,其中许多研究所是专为研究城市流行病而建立的,例如肺病研究所。面对婴儿死亡率高的问题,德国发起了婴儿保健和学生保健运动,制定了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以及牙科保健服务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工业化经济一社会史》

材料二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长期战斗在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抗日前线,在战乱的农村环境中,伤寒、痢疾、鼠疫等传染病严重威胁军民的健康和生命。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革命队伍坚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1937年开始,相继成立卫生科、边区卫生委员会和防疫委员会,并创办陕甘宁边区医院,1942年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同时,边区组织大批医疗队下乡巡回,训练大批助产士与民间卫生工作人员,准备在区、乡建立医务所。边区卫生处先后印发“军民手册”“防疫须知”等手册传单,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卫生防疫运动。卫生处还提出“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的口号,1941年,光华药厂与延安医科大学联合组建了中西医研究室,以科学态度共同研究医药制造,收到较好效果。

——摘编自朱鸿召《延安时期的卫生防疫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开展卫生防疫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认识。
2023-03-23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05年,英国受审判的罪犯为4605人,1846年这一数字增加到30349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城市居民。城市酗酒者人数也在增加,因为在他们看来喝啤酒是逃避悲惨生活的最好方法。这表明英国(     
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生活悲惨B.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C.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问题突出D.犯罪率与城市化率成正比
2023-01-11更新 | 27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和公众的城市遗产保护意识相对匮乏。改革开放后,随着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政府以国际社会为参照,分1980年代、1990年代、21世纪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城市遗产保护,并通过提升民众意识缓解阻力。日益壮大的物质基础,使我国的城市遗产保护不乏后发优势。我国积极将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从文物保护到城市、村镇保护到历史街区保护三级保护体制。尤其是21世纪的前十年,出台城市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文件几乎是将近过去50年的总和。伴随“入世”,我国密切了与国际社会的遗产保护合作,并凭借强大的行政执行力,将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统一了起来。另外,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为重视,为丰富国际遗产舞台做出了中国贡献。

——摘编自毕玲玲《城市遗产保护:中西对比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的工业化、城市化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关注城市遗产问题。以民促官,法国政府开始重视城市遗产保护。20世纪上半叶,在国际现代建筑学会通过的《雅典宣言》影响下,法国的《历史建筑保护法》在实施时重视功能性城市规划,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20世纪下半叶,法国积极参与城市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受国际环境运动和相关国际法的影响,出台了《罗儿法》等一系列法律文献,形成了重点城市历史建筑-历史建筑列级-历史保护区-历史建筑周边500米保护范围的保护模式。21世纪初,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中践行整体性保护以及利用城市遗产推进城市全面发展已成国际普遍共识。法国名城波尔多等城市因其丰富的城市遗产保护及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旅游者。

——摘编自陈静《法国波尔多整体城市遗产保护下的建筑设计策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遗产保护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在城市遗产保护上的异同。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国际视野谈谈中法城市遗产保护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自汉至唐,主要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平面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在宫殿占有面积的退缩和民居里坊的扩展,还有商业区的发展和宗教寺院的兴盛。这种变化反映了
A.城市性质逐渐发生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C.市坊界限已经名存实亡D.文化发展趋向世俗化
2022-05-06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高三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根据资料显示,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30%;至1851年,英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英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同时这一年,英国已有大小城镇580座。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B.英国圈地运动,迫使失地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C.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推动了国内人口迁移
D.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产业结构,加快了城市化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本义是指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无论从世界整体或者个别国家来说,实现这一转变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现代化是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变革,只有通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衡量现代化的标准(实现工业化),对于每个国家来说也应该是共同的。但不能将现代化过程简单地归纳为某种因素或某一个范围。它实际上包括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它的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世俗化、传播媒介的扩大、文化和教育的提高、参政范围的扩大等。由于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国情和条件,通过什么方式走完这个过程,怎样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却是大不一样的。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个什么样,并没有普遍的、统一的或固定的模式。回顾世界近现代史,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个有关现代化的观点,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2022-04-1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鼎尖联盟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明朝中后期,苏州府下辖的钱门塘市,是一处重要的棉布集散地,有许多徽商在此租房而居,收买棉布,也就有了“钱鸣塘市”之称;同为苏州府管辖的平江镇,其经济支柱是米业,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这表明当时
A.徽商是最具影响力的商人群体B.外来农作物改变民众生活习惯
C.商业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不断提高
2021-08-31更新 | 654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8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发展繁荣的时期。苏州常熟县的潢泾镇(即明代太仓的赵市)宋元时是大镇,明初因遭兵火闾里为嘘,但到明成化年间又恢复成市。进入清朝以后,在它的周围又涌现出一批小市镇。如镇西南七里有乾隆末年成市的归家庄,镇东南九里有乾隆中兴起的时思庵镇,镇西北十里有陆河镇,西北十二里有横塘市。

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诸翟,湖州的南浔、乌镇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材料二  英国西北部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占人口全国总人口的52%.年轻人纷纷外出求职,自由择偶组成小家庭的现象剧增,社会生活发生巨变。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城市发展过程中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请结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了《住宅与规划法》;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这一系列政策从侧面反映了
A.城市经济建设倒退推动法制建设B.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C.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建设问题突出D.政府从自由放任调整到国家干预
2021-05-06更新 | 633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