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精品专辑 > 专辑详情
升学备考 共7套

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收藏

共7套| 浏览:2893次| 更新:2024-05-29

《2024年高考抢分秘籍》精研历年高考真题,提炼并汇聚各种知识点或题型的得分秘籍 ,帮考生提高解题效率;配套名校地市最新模拟题,助考生提升答题手感。抢小分,抓大分,决胜考场不丢分!

2024/05/27更新 919次浏览
整卷下载 + 全部加入试题篮

通关08   选择题抢分技巧

【题型一   判断型】

1、题型特征:题干中最突出的特征词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

2、题目类型:

1)迷惑概念型

方法技巧:从多个概念中区分、判断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是解答迷惑概念型试题的关键。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眼”——概念,然后进行知识迁移,即回顾教材中对该概念的准确描述 并进行思维拓展,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去印证题干与选项之间是否相符,最后作出准确判断。准确、规范地记忆基本概念,认真仔细地审出“题眼”,然后将题干与选项进行科学印证,是解答此类试题的“三步曲”。

2)分析判断型

方法技巧:解题时要充分重视试题提供的资料,全面细致分析该题有无限制条件、隐含条件、干扰因素,对试题中关键字词做重要标记,另外要注重读题,切勿草率答题。

常用方法:推理法:根据题干中隐含的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找出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层次关系,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排除法: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运用否定的方法,先将自己完全有把握否定的选项排除,最后再确定正确答案。

3)新词干扰型

方法技巧:此类试题常创设一些新的情境,其中加入一些与当今生物科技、生产生活、人类健康与疾病等相关的新名词或陌生术语,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迷惑性。但此类试题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考查的仍是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因此,解答时必须在认真分析题意后,进行信息转换,即先把这个新材料的应用范围或考查内容搞清楚,然后进行课题类化(即用学过的哪些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些知识是教 材中哪一章、哪一节的)。

4)表述绝对型

方法技巧:针对表述绝对型选择题,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要注意回归教材,加强结论性语句的记忆。某些结论性语句中常包含“主要”“大多数”“一般”等字眼,也可能存在特例,需要熟记。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等。

5)评价改进型

方法技巧:此类试题多为实验题,评价时看三点。首先看有无对照实验。其次看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实验中除要设计的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必须一致,特别注意实验过程中是否会因添加试剂或进行某个操作而引起控制条件的不一致性。如变量的一致性、实验对象的一致性、时间的一致性、条件的一致性等。再次看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语言叙述等是否有错误。

3、典例分析:

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光合作用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
②有氧呼吸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肽链在核糖体上形成后,一定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备相应的功能
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⑧核糖体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
A.4个B.3个C.1个D.0个

【题型二   比较研究型】

1、题型特征:比较研究是一种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的研究方法,是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此法在生物学研究方面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高考中有意识地设置比较研究型的试题,目的是要我们加强在学习过程中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培养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比较能力,通过比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方法技巧:遇到此类试题时,首先联系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再现知识自身的特点,然后再对有相似性和差异性的部分加以比较。细胞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DNA 复制与转录和翻译、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种群与群落等常常是比较研究的重点。

3、典例分析:

2023·河北·高考真题)

2023·河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均成对排布在同源染色体上
B.双螺旋DNA中互补配对的碱基所对应的核苷酸方向相反
C.染色体的组蛋白被修饰造成的结构变化不影响基因表达
D.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数与其等位基因数一定相同

【题型三   组合型】

1、题型特征:这类试题一般包括排序型和综合型两种。综合型选择题一般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

2、题目类型:

1)排序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排序型选择题一般要求把生物学事实或现象按照时间或操作顺序进行排序。所以,要求考生首先理解生物学事实或生物学现象的时间和操作顺序规律,然后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排序。

方法技巧:对于知识点掌握得很准、比较熟悉的试题,可以直接排列出顺序,然后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对于部分顺序拿捏不准的试题,可以先找出最有把握判断的叙述选项,将它的位置固定,再与供选答案进行比较;或运用“排除法”先把排序出现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掉,然后再将剩余选项进行对比,直至找到正 确答案。若题目中部分表述是正确的,但在选项中没有列入,这就加大了试题的迷惑性,此时最佳的解题方法是用“排除法”一一分析选项,通过对比、选择,最终确定正确答案。此类试题主要集中在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步骤、一些生理过程发生的先后和生物学史等考点。

2)综合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这类题目给出了多层选项,第一层选项中既有错误的,又有正确的,由第一层选项中的若干个选项组合起来又组成了第二层选项,也就是需要考生选择的选项。这类题目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多项选择题,对考生分析判断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因此在高考中这类选择题的失分率也较高。

方法技巧:解答综合型选择题的方法较多,其中排除法是常用的,也是效果较好的。即在多个选项中先找出错误项,然后将备选项中含有错误项的排除,从而缩小选择的范围,然后再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找出其中最合题意的选项,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此类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知识联系性较强,需要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难度很大,因此需要认真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典例分析:

2020·全国·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2020-07-08更新 | 15302次组卷 | 86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题型四   图表型】

1、题型特征:以图表形式命题,不仅直观形,而且信息量覆盖面广,能很好地体现生命科学的学科特点。此 类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层次较高,能较好反映考生的综合分析水平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2、题目类型:

1)表格类选择题

方法技巧:表格类选择题中常见的表格有两种,一种是对现象或过程的分析,另一种是对数据的分析。解答这类试题时,应采取对比法,分析表格条件、现象,找出条件、现象的变化规律;认真分析表格数据, 一定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并结合题干的提示,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应将数据转化为坐标图,还要注意表格所给的说明。

2)坐标图类选择题

方法技巧:坐标图类选择题一般有两类:坐标柱形图和坐标曲线图。解坐标柱形图选择题时,要看清楚纵坐标、横坐标的含义以及坐标系中柱形图所代表的意义,认真分析、对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各变量 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做进一步的分析、判断。解坐标曲线图选择题时,除清楚坐标的含义,认准曲线代表的含义外,还要关注曲线的起点、交点、折点和终点,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曲线的 走势等,并深入挖掘题目中的有效信息。

3)遗传图谱类选择题

方法技巧:此类试题考查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分析,方法是:先判断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无中生有、隔代遗传是隐性;有中生无、代代相传是显性。再确定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可以先假设患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然后用反证法推导是否正确,如果推导不正确,则位于常染色体上。最后写出有关亲代、子代的基因型,利用遗传规律进行进一步的计算,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4)示意图类选择题

方法技巧:示意图有结构示意图、生理示意图、过程示意图和综合示意图等多种形式。解示意图类选择题时,要看清楚图的含义,注意图文转化,并将图中的有用信息与题干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5)装置图类选择题

方法技巧:解装置图类选择题的方法是:首先认真读图,弄清楚图中每个装置的用途及对实验现象的可能影响;其次将读出的信息与所学的基础知识结合,理解图中包含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自变量、因变量、观察指标等;最后用已掌握的常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综合图中装置和题目中给定的数据或现象,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总之,解图表型选择题时,应该充分挖掘图像、表格中隐藏的信息,把图像、表格中的信息与题干信息和所学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注意图像、表格、文字的相互转化,综合分析,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3、典例分析: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利用某种微生物发酵生产DHA油脂,可获取DHA(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下图为发酵过程中物质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HA油脂的产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
B.温度和溶解氧的变化能影响DHA油脂的产量
C.葡萄糖代谢可为DHA油脂的合成提供能量
D.12~60h,DHA油脂的合成对氮源的需求比碳源高
2023-10-07更新 | 515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辽宁卷高考真题生物试卷

【题型五   材料型】

1、题型特征:题目的材料呈现方式多样,如文字叙述、图文结合、表格、图表结合、表文结合、图表文结合等。以文、表、图或者不同的组合构成的材料作为题干,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为解答相关题目的依据或对材料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等。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属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2、方法技巧:解答材料型选择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注意观察和阅读图、表、材料,充分把握图名、表名、材料中心内容。了解图表所要说明的最主要的生物要素的分布、生物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把握图表对材料的定性说明,这是分析的基础。

二是要结合设问再读材料。这样可以使我们再一次阅读材料时方向更具体,目的更明确,分析更有针对性。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注意筛选有用的信息,去除干扰信息和无用信息,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题眼,即关键的字、词、数据等,这是做题的关键环节,此外,还应该注意材料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准确理解材料所表达的内容,这样才不至于在做题时感觉模棱两可。

3、典例分析:

2023·山东·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
B.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
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
D.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
2023-06-21更新 | 11406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山东高考真题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