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微生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7 道试题
1 . 如果出现发热、干咳症状,应该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 传染病的预防同步分层作业
2 . 为了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应该每天都对卧室进行消毒。(      )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 传染病的预防同步分层作业
3 . 为了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小青同学按照如下图所示的步骤制作玻片标本,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步骤一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步骤二中,仪器_____的名称是镊子,仪器_____的名称是载玻片。
2.步骤三中,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有利于(       )。
A.加快微小生物运动B.控制微小生物运动C.促进微小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3.玻片标本做好后,一般用(       )来观察。
A.肉眼B.放大镜C.显微镜
4.小青在观察时看到了草履虫,他看到的图像是下列(       )。
A.B.C.
5.最早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胡克B.简·施旺麦丹C.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2024-05-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期末综合素养评估(二)
4 . 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了各种(       )。
A.抗生素B.病毒C.疫苗
2024-05-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期末综合素养评估(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使用显微镜时发现目镜下的图像模糊,要想使图像变得清晰可以调节(       )。
A.反光镜B.载玻片C.调节旋钮
2024-05-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期末综合素养评估(二)
6 . 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2024-05-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科学(选拔卷01)(教科版)
7 .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是一致的。(      )
2024-05-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科学(选拔卷01)(教科版)
8 . 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
2024-05-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科学(选拔卷01)(教科版)
2024六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较难(0.4) |
9 . 材料阅读:2019年暴发的新冠疫情的致病原因是一种冠状病毒,它很小,需要放大5~10万倍,才能有效观察到单个病毒,病毒繁殖、变异和进化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很容易寄生于各个生物体,需要特定的生活环境,但它没有细胞结构,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无法独立生存,一旦离开寄居场所就很快死亡。
(1)要看清楚单个病毒形态,以下工具最合适的是(       )。
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
(2)医生、科学家们借助工具观察到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形状是________(填“球形”或“杆形”)。
(3)新冠病毒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它最直接影响的是下面器官中的(       )。
A.心脏B.肺C.胃
(4)预防新冠病毒需要佩戴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该放入口罩专用垃圾桶或(       )垃圾桶。
A.可回收物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
(5)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没有有效的预防药和疫苗的时候,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包括(       )。
A.避免与陌生人群接触B.正确的使用口罩
C.勤洗手D.保持环境通风
E.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F.以上都是
2024-05-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创新试题1.微小世界
23-24五年级下·全国·随堂练习
简答题 | 适中(0.65) |
10 . 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它的“功”体现在哪里?“过”又体现在哪里?
2024-05-22更新 | 1次组卷 | 2卷引用:实验专项讲练测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微生物的“功”与“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