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215527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贺兰山脉静静地卧在那里,似一条蔚蓝色的屏风,竖立在荒漠戈壁与平原绿洲之间,把两种不同的景色分开。再久久地望去,忽然会觉得那静卧的山峦舞动起来,像群马呼啸着奔驰向前。这座山经历了20多亿年地史的演变,从一片浩瀚大海中,接受了巨厚的沉积,历代地层层层叠加,挤压,褶皱,最后在喜马拉雅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今日的贺兰山。如今在山谷中随处可见山体上一道道紧挨着的褶皱,记录着那     ①     的变化。

远古,那些驻足在贺兰山各条山沟里狩猎和游牧的先人们,不仅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想象成各种艺术图案和形象,凿刻在坚硬山崖的石壁上,而且还靠着大山的采集和泉水养活着自己。这就是先人们留给人类的一笔重要文化——岩画,贺兰山也因为各式各样的岩画的原因而灵动起来。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几乎在远古的同一个时代,世界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岩画,他们     ②     地用岩画表达本民族的思想情感、崇拜追求。

我们在这一带深深感受到衣食住行、礼仪习俗、语言娱乐中各民族的文化元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终于成为     ③     的一体。因为联结着各民族共同的情感和命运,贺兰山成为团结和统一的象征。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不仅缺少孔墨孟荀等人的达观,也缺少他们曾经有过的苦难磨炼。当屈原二十岁行冠礼作《橘领》时,他是何等儒雅高贵,而孔墨孟荀等人年轻时都曾在社会底层挣扎,受尽白眼与心酸,为实现理想抱负, 地过活。

而屈原,他那纯洁无瑕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他无法面对失败。在失败面前他不能沉默,不能隐忍,不能迂回,不能无闷。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责,他抗争,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蔑视,是别人对他的彻底的失望

他掸去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他凛然地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与他们 ,毫不妥协。一点也不含蓄,一点也不躲闪,一点也不讲策略。他怒形于色,将自己摆在与邪恶你死我活的对立面上。而屈原的伟大与可贵也正在这里:他不理解邪恶与不公。他做不到和他们 ,哪怕是表面上迎合应付。他谨持着他理想的绝对纯洁,至死也不曾丢失一寸土地。因为他的绝不让步,这世界有可能免于全面堕落。

(节选自鲍鹏山《端午说屈原》,有删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使”与文中加点的“使”,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B.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C.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这怎么能行呢?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屈原面对失败的种种情状,富有感染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07更新 | 74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B.月亮变化无常,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C.旧记载有细长如指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D.蛇的报复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比如,一个人要为他不识趣的打扰付出昂贵的代价,以余生的残疾补偿它受到破坏的几秒钟。
2018-10-03更新 | 10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邓清明特殊在哪里?他曾是唯一没有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他曾4次入选备份乘组,却4次和“飞天”失之交臂;他曾为了踏上“飞天”之旅,准备了24年10个月。追梦近25年终圆梦,他的名字感动了无数人。

在此之前,邓清明被大家关注,源于他一直在备份。作为最有可能“飞天”的人之一,他却一直是备份航天员,一次次与梦想____①____(A不期而遇,B萍水相逢,C擦肩而过)。备份是残酷的,不仅他们需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严苛训练,还只能目送主份飞往太空,无人知其姓名。

从入队时的____②____(A才华横溢,B风华正茂,C意气风发),到今朝圆梦时的两鬓斑白,56岁的邓清明终于等到了。无数个仰望太空的日日夜夜、一次次高强度的艰苦训练、不断“归零”又重新出发的勇气信念,在这个“知天命”的年纪,邓清明证明了坚持的力量和坚守的意义。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太多次点火发射、“太空出差”,但比起宣布成功时的激动,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那些____③____(A湮没无闻,B默默无闻,C碌碌无闻)的持之以恒更加加令人动容。在每一道升空的绚烂光芒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坚守、无数人的追求、无数人的汗水与泪水。有人披甲征战,有人鞠躬尽瘁,有人开疆拓土,有人默默耕耘,或许不是每一个航天人都能像邓清明一样等到圆梦的这一天,但他们的付出和坚持同样意义重大,是他们构筑了我国问鼎苍穹的层层基石。

1.请从括号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语填入相应的横线处(填字母即可)。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不仅需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严苛训练,还只能目送主份飞往太空,无人知其姓名。
B.他们需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严苛训练,却只能目送主份飞往太空,无人知其姓名。
C.他们不仅只能目送主份飞往太空,无人知其姓名,还需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严苛训练。
D.他们只能目送主份飞往太空,无人知其姓名,却需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严苛训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6-29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