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3月考试题
北京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04-04 8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CD
聚乙烯盒带玻璃塞的试剂瓶
铁罐车
铝制饭盒
可用于盛装食品可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运输浓硫酸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
A.AB.BC.CD.D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对贴有下列标签试剂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ABCD
标签
分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盛装受热易分解强吸水性
A.AB.BC.CD.D
2020-04-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3月考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被称为没有核污染的“N2爆弹”。中国科学家胡炳成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10(其中含有 N5+和N5两种离子)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
C.每个N5中含有35个电子D.N10结构中含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2020-04-0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3月考试题
4. 已知16S和34Se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2Se>H2S>H2OB.原子半径:Se>S>Cl
C.酸性:H2SeO4>H2SO4>HClO4D.还原性:S2->Se2->Br-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黄绿色气体:
B.用溶液将水垢中的转化为
C.向H2O2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气泡:
D.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澄清:
6. 人造海绵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的分子式为C15H10N2O2
B.合成聚氨酯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C.聚氨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D.聚氨酯和蛋白质分子中均含有结构
7.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KI 溶液:Na+、K+、ClO、OH
B.0.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 、NO3、SO42−
C.0.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0.1 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2018-06-10更新 | 887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30℃时,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a电极b电极电解质溶液现象
ICuZn稀H2SO4检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FeAl稀H2SO4检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FeAl浓H2SO4检流计指针先向左偏转,后逐渐归零,a电极表面逐渐变黑,b电极表面逐渐变白
IVFeAl浓HNO3检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a电极逐渐溶解,b电极表面逐渐变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Ⅱ中Al为负极,其电极反应是:Al - 3e- = Al3+
B.Ⅲ中的现象说明Fe和Al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电极反应的进行
C.IV中Fe为负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D.上述实验表明:相同条件下,Fe在浓HNO3中更稳定,Al在浓H2SO4中更稳定
9. 向0.1mol/L的Al2(SO43溶液中滴加1.0mol/L的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pH<7的原因:Al3++3H2OAl(OH)3+3H+
B.bc段发生的主要反应:Al3++3OH=Al(OH)3
C.ef段发生的主要反应:Al(OH)3+OH=AlO2+2H2O
D.d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AlO2和SO42⁻
2020-04-0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3月考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10. 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X中试剂Y中试剂
A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B用Cu与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NO浓硫酸
C验证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并收集CuSO4溶液KMnO4溶液
DCaCO3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A.AB.BC.CD.D
11.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2479
n(Y)/mol0.120.110.10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4.0×103mol·L1·min-1
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2020-04-01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3月考试题
12. 亚砷酸(H3AsO3)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K3AsO3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AsO33-+H2OHAsO32-+OH-
B.pH=12.8时,c(HAsO32-)>c(H2AsO3-)=c(AsO33-)
C.pH = 12时,溶液中c(H2AsO3-) + 2c(HAsO32-) + 3c(AsO33-) + c(OH-) = c(H+)
D.pH=9.2时,在H2AsO3-和H3AsO3的混合溶液中:c(H2AsO3-):c(H3AsO3)=1:1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工业上常用铁碳混合物处理含Cu2+废水获得金属铜。当保持铁屑和活性炭总质量不变时,测得废水中Cu2+浓度在不同铁碳质量比(x)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A.活性炭对Cu2+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B.铁屑和活性炭会在溶液中形成微电池,铁为负极
C.增大铁碳混合物中铁碳比(x),一定会提高废水中Cu2+的去除速率
D.利用铁碳混合物回收含Cu2+废水中铜的反应原理:Fe+Cu2+=Fe2++Cu
2018-12-15更新 | 1526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某小组为探究 AgNO3溶液和不同类型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设计如图实验:

已知:AgSCN为白色难溶物。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①的试管中滴加 0.5 mol/L 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证明存在Ag2SO4(s)+2I2AgI(s)+SO42
B.①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4
C.②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对于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与平衡移动原理有关
2020-04-01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高三化学无机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常考题型:无机化学推断题型【精编精炼】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下流程转化为粗As2O3

(1) “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和H3AsO4转化为盐。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 “氧化”时,1 mol AsO33-转化为AsO43-至少需要O2________mol。
(3) “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a.Ca(OH)2(s)Ca2+(aq) + 2OH(aq)             ΔH <0
b.5Ca2+ + OH+ 3AsO43-Ca5(AsO4)3OH   ΔH >0
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 “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同时结晶得到粗As2O3。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右图所示。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粗As2O3中含有CaSO4
b.工业生产中,滤液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
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
16. 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将含有钴酸锂(LiCoO2)的正极粉均匀涂覆在铝箔上制成的,可以再生利用.某校研究小组尝试回收废旧正极材料中的钴。

(1)25℃时,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有一定量的钴以Co2+的形式从正极粉中浸出,且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粉与铝箔剥离。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4H++e-=Li++Co2++2H2O,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该研究小组发现硫酸浓度对钴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一定条件下,测得其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当c(H2SO4)>0.4mol•L-1时,钴的浸出率下降,其原因可能为______
(2)电解完成后得到含Co2+的浸出液,且有少量正极粉沉积在电解槽底部。用以下步骤继续回收钴。

①写出“酸浸”过程中正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步骤一般在80℃以下进行,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______
②已知(NH42C2O4溶液呈弱酸性,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c(NH4+)>c(C2O42-)>c(H+)>c(OH-)
b.c(H+)+c(NH4+)=c(OH-)+c(HC2O4-)+c(HC2O42-)
c.c(NH4+)+c(NH3•H2O)=2[c(HC2O42-)+c(HC2O4-)+c(H2C2O4)]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7. 苯乙烯()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可通过乙苯催化脱氢制得:
(g)(g)+H2(g) △H
(1)已知:
化学键C-HC-CC=CH-H
键能/kJ/mol412348612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kJ·mol1
(2)50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乙苯,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P;若再充入bmol的乙苯,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2P,则a_______b(填“>” “<”或“=”),乙苯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EB)蒸气中掺混N2(原料气中乙苯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N2不参与反应),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0.1Mpa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

①A,B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较大的是________
②掺入N2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600℃时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④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H是药物合成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体,下面是H的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其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Y生成Z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R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
(3)由Z和E合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同时满足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且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3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一种即可)。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醛和   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制备肉桂醛(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名校
19.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现 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ⅰ.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ⅲ.B中溶液变蓝
(1)现象ⅰ中的白雾是__________,形成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现象ⅱ,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KSCN溶液检验现象ⅱ和a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ⅱ中黄色气体含有_______________
(3)除了氯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是:
① 实验b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实推测成立。
② 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Cl2,小组提出两种方案,均证实了Cl2的存在。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
方案2:将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检验Fe2+
现象如下:
方案1B中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B中溶液呈浅橙红色;未检出Fe2+
①方案1的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②方案2中检验Fe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方案1、2的现象,说明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5)将A中产物分离得到Fe2O3和MnCl2,A中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解答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
有机化学基础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4
化学反应原理
5
认识化学科学
6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硫酸  二氧化硅的用途  铝  聚乙烯结构及应用
20.94浓硫酸的吸水性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苯酚的毒性
30.85原子中相关数值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化学键基本概念
40.65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50.65沉淀转化  氯碱工业  苯酚的弱酸性
60.65氨基酸  缩聚反应  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70.65离子共存  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
80.65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利用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90.65铝盐与强碱溶液反应  盐类水解的原理
100.6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乙炔的制备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110.65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化学平衡题中基于图表数据的相关计算
120.65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30.6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原电池原理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40.85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本质及特征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二、解答题
150.6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溶度积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工业流程题
160.6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原理原理综合题
170.65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进行计算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原理综合题
180.65有机反应类型  根据要求书写同分异构体  逆合成分析法  有机推断综合考查有机推断题
190.4氯气  铁盐的检验  化学实验探究  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探究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