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河北 高一 期中 2021-03-12 3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2.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
B.
C.
D.
2022-12-30更新 | 90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4. 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B.只有气体产生
C.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D.只有沉淀产生
5.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 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
② 根据反应前后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悬浊液
④ 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2016-12-09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年河北省涿州二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氧化剂B.生成1个N2时转移的电子为6个
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K+、MnO、Na+、Cl-B.K+、Na+、NO、CO
C.Na+、H+、NO、SOD.Fe3+、Na+、Cl-、SO
2021-07-13更新 | 3625次组卷 | 63卷引用:湖南省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选科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8. 向无色酚酞试液中逐渐投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②溶液一直呈现红色
③开始时,溶液出现红色,最后红色褪去
④自始至终都未见红色出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9. 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

A.还原剂B.氧化剂C.氧化产物D.还原产物
2021-04-29更新 | 1460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10.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MgCl2晶体B.NaCl溶液C.Cu丝D.熔融的KCl
2021-03-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Ⅰ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Ⅱ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
B.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
C.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
2019-06-21更新 | 1141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
④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A.①④B.①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2021-09-26更新 | 77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1-2012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A.②③④B.②①④C.②③①D.②①③
2022-11-18更新 | 460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14. 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I2+SO2+2H2O=H2SO4+2HI;2FeCl2+Cl2=2FeCl3;2FeCl3+2HI=2FeCl2+2HCl+I2
A.I->Fe2+>Cl->SO2B.Cl->Fe2+>SO2>I-
C.Fe2+>I->Cl->SO2D.SO2>I->Fe2+>Cl-
2021-01-27更新 | 3275次组卷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单质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
B.过量NaHSO4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H++SO+Ba2++OH-= BaSO4↓+H2O
C.含等个数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HCO=BaCO3↓+NH3·H2O+H2O
D.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2++CO2+H2O=CaCO3↓+2H+
2021-03-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6. 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M为OH-        ④SnCl是氧化产物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Ba(OH)2和盐酸; Ba(OH)2和HNO3
B.BaCl2和Na2SO4; Ba(OH)2和(NH4)2SO4
C.NaHCO3和H2SO4; Ca(HCO3)2和HNO3
D.Ba(OH)2和HNO3; Cu(OH)2和H2SO4
2021-03-1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8.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根据教材知识设计,说明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为Na2CO3,乙为NaHCO3
B.要证明NaHCO3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放置沾有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整个实验过程中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D.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21-03-1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9. 已知Mn2O与S2-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反应: Mn2O+3S2-+14H+=2Mn3++3S↓+7H2O,则Mn2O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4C.+3D.+6
2022-02-28更新 | 853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 若mg 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g,则mg 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为(  )
①(m+0.8)g ②(m+1.0)g ③(m+1.2)g ④(m+1.6)g ⑤(m+1.4)g
A.仅①④B.仅①⑤C.仅③④D.①②③④⑤
2019-12-21更新 | 58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
(2)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______
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       b.两物质都是有机物
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
(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物质中的另一种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1-03-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五、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2. 根据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及现象填空。

(1)淡黄色的粉末是_______
(2)X的名称是_______
(3)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021-03-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硫酸钡称为重晶石,它是制取其他钡盐的重要原料,还可用作钡餐和白色颜料。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可生成硫酸钡,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题干中相同的是_______ (填序号)。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3)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中的_______(填序号)曲线表示。

(4)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图所示。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
2022-06-18更新 | 74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还原剂是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①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
(3)已知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反应中HCl的作用为_______
2021-03-1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8
多选题
2
填空题
3
解答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认识化学科学
2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3
化学反应原理
4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胶体
20.6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30.85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无机物质的分类
40.94钠与水反应原理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50.65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散系概念及其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本质及特征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60.8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70.65离子共存  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
80.85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90.94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100.85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10.65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的电离  物质水溶液的导电性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120.65非电解质、电解质物质类别判断  物质水溶液的导电性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
130.85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电离方程式
140.8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50.6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60.8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90.8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200.65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的量的运用  钠
二、多选题
170.8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80.85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三、填空题
210.65非电解质、电解质物质类别判断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40.65物质水溶液的导电性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
25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四、解答题
220.85无机综合推断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无机推断题
230.65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探究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