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江苏 高三 期中 2017-07-27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2019-01-30更新 | 207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天津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2. 下列有关人体处于不同状态下细胞内ATP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下降
B.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
C.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
D.在饥饿时,细胞内产生AD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TP的速率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 如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C.②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
2021-06-29更新 | 32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有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2019-01-30更新 | 5218次组卷 | 13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低温、强酸、强碱均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D.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如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D.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A.B.
C.D.
2019-01-30更新 | 108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09年江苏高考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某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
2021-07-12更新 | 43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09年江苏高考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
B.CO2浓度在100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
C.玉米比小麦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D.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0. 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的实验组合统计数据:

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通过第一、四组可以得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通过第二、四组可以得出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
B.以A和a分别代表株高的显、隐性基因,D和d分别代表花色的显、隐性基因。则第一组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aaDd
C.每一组杂交后代的纯合子的概率都相同
D.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第五组
2016-11-26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贵州贵阳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从某动物产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个,经测定基因型分别为 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B.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AB、ab 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D.AB、Ab 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2021-06-19更新 | 11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09-2010学年江西省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2. 下列据图所作的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基因型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8
B.乙图中,由于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b和c的碱基序列是相同的
C.甲图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乙图表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3. 下列有关图中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①链中(A+T)/(G+C)的比值与②链中此项比值相同
C.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为160个氨基酸
D.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3种RNA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将某种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是培育出的新物种
B.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5. 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2020-10-24更新 | 528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由1 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