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9.11周考生物试卷
河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17-07-27 2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 光照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光合作用中光的作用有
①光合作用的能源
②催化ATP的分解
③影响叶绿素合成
④调节气孔开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
2016-09-27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9.11周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 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如图表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H])
B.停止光照,叶绿体中ATP和NADPH([H])含量下降
C.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到基质
D.植物在暗处可大量合成(CH2O)
2022-06-05更新 | 33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9.11周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叶绿体中的类囊体有两种: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如图),基质类囊体能将单个基粒类囊体连接起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于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类囊体上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基粒类囊体上
D.在类囊体上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
2020-10-09更新 | 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9.11周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4. 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分离出类囊体和基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如下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选项中各项试管得到的产物情况正确的是
试管叶绿体结构光照C18O2ATP、[H]五碳化合物
类囊体
基质
基质
基质和类囊体

注:表中的“+”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A.甲试管可得到1802
B.乙试管可得到三碳化合物
C.丙试管可得到葡萄糖和淀粉
D.丁试管可得到乳糖
2016-09-2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9.11周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反应阶段不需要酶的参与
B.暗反应阶段既有C5的生成又有C5的消耗
C.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
D.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换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016-11-26更新 | 39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三)理综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6. 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波长/nm400450500550600670700
吸收光能
百分比(%)
叶绿素a4068515164016
全部色素75935035457535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环境温度升高,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OA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
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
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不再继续产生[H]和ATP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使金鱼藻不进行光合作用
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因为溶液pH减小
C.图中实验操作3~5能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D.该实验可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
2016-11-26更新 | 8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届北京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后检测放射性物质的分布情况,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光照时间(s)

放射性物质分布

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多种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多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B.每组实验照光后需对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的分布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多种磷酸化糖类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2023-02-16更新 | 10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有关叶绿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可生成ATP
B.经黑暗处理后叶肉细胞内淀粉等被输出消耗,此时叶绿体内不含糖类
C.叶绿体中含有RNA聚合酶,体现了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叶绿体产生O2和线粒体产生H2O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2016-11-26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某研究小组在水肥充足条件下,观测了玉米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15:00
B.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12:00
C.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气孔阻抗
D.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12. 下列与叶绿体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磷脂双分子层
B.叶绿体色素与02和[H]的形成有关
C.叶绿体基质中分布有ATP水解酶
D.叶绿体只分布于叶肉细胞中
2016-09-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9.11周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D.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2020-09-29更新 | 16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4.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无ATP产生
B.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可直接将3个C0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