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湖南 高三 阶段练习 2017-07-27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图为豌豆的叶肉细胞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该细胞内还应具有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②1、2、3、5中都含有RNA
③有些真核细胞内没有5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④若将该细胞制作成临时装片,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⑤在 黑暗条件下,该细胞能产生[H]和ATP,但不能进行暗反应
A.1B.2
C.3D.4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2.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ATP的合成过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
B.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
C.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红细胞的细胞核核孔数目较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2016-11-18更新 | 21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4. 关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运动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转变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都来自水中的氢原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因研究并阐明细胞内囊泡转运机制——“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詹姆斯等三位科学家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胰岛素是借囊泡进行精确运输并最终释放到内环境中
B.同一种抗体合成时,在不同来源的囊泡中,其结构不同
C.囊泡与靶膜的识别及结合具有特异性
D.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图甲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乙表示四种不同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则能通过图甲中c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B.K+C.胰岛素D.CO2
2022-12-02更新 | 1641次组卷 | 193卷引用:2010年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7. 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状况相同),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40g·L-1
B.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C.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范围内,细胞壁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D.在溶液浓度为20g·L-1,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1,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B.图1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C.图2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D.图1中B浓度大于C的浓度
2021-02-24更新 | 433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1届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T)和光强度(L)影响。下图表明植物在三种不同光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请分析在-5~0℃和20~30℃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
选项-5~0℃20~30℃
AT和L都是限制因素T和L都不是限制因素
B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T不是限制因素,L是限制因素
C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
DT不是限制因素,L是限制因素T是限制因素,L不是限制因素
A.AB.BC.CD.D
2013-10-12更新 | 946次组卷 | 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北师大宁江附中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反应阶段不需要酶的参与
B.暗反应阶段既有C5的生成又有C5的消耗
C.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
D.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换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016-11-26更新 | 39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三)理综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Ⅰ<Ⅱ<Ⅲ<Ⅳ
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2016-11-26更新 | 56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届河南八重点高中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生物试卷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将植物放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内,置于自然光下培养,假设玻璃小室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一昼夜测得玻璃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发生在6~18时
B.与B点相比,C点光合作用产生ATP的速率较大
C.DE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 CO2吸收速率减小
D.经过一昼夜的新陈代谢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减少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
C.图示5个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
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4条染色体
2020-07-02更新 | 17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14. 如图为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运动情况,A曲线表示着丝点与相应一极中心粒之间的平均距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距离减小的原因是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曲线表示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C.曲线表示两组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D.在0—45分钟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2
2016-11-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15.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有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②高度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③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④衰老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有利于物质运输 ⑤有些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⑥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⑦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一项B.两项
C.三项D.四项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16. 下图甲为人体某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细胞癌变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变的过程是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
B.癌变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与癌变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C.与②相比,①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较强
D.⑤和⑥基因相同,而细胞的mRNA完全不同
2015-11-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7. 研究发现, Smac 蛋白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在正常的细胞中, Smac 蛋白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 Smac 蛋白与凋亡抵制剂蛋白 (IAPs) 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释放 Smac 蛋白时需消耗能量
B.癌细胞中 Smac 蛋白从线粒体中释放受阻
C.癌细胞中 IAPs 过度表达,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
D.Smac 蛋白与 IAPs 在细胞凋亡中作用相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18. 最新研究发现,通过消除干细胞中自我更新基因(BMI—1)可以有效治疗结肠癌。BMI—1基因是结肠癌细胞增殖的驱动器,利用小分子抑制剂阻断BMI—1基因的表达,将造成癌症永久关停。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干细胞具有分裂与分化能力,与细胞内基因调控有关
B.抑制剂通过诱导BMI—1基因发生突变,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目的
C.结肠癌细胞易扩散与其细胞膜成分变化有关
D.干细胞形成结肠癌细胞并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9.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主要由特定的DNA序列与蛋白质构成。当端粒酶存在时,在染色体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DNA,以保持端粒长度,从而保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端粒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逆转录酶。下图为细胞分裂时,在有、无端粒酶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
B.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
C.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能长久保持分裂能力且不发生癌变
D.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
2015-10-19更新 | 22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生物部分)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0. 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相关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数分裂Ⅰ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