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届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
宁夏 高三 阶段练习 2017-07-27 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存在差异
B.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①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C.b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如图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a可代表甘油,b可代表K+
2016-11-26更新 | 5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09~2010 学年度江西省莲塘一中第二学期期末终结性测试高二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2.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一个基础
D.发生质壁分离的本质原因是水分子的渗透作用
2016-11-22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2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甲、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的某种结构,a、b表示有关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产生的[H]不能参与b
B.能进行a的细胞一定能进行b
C.甲、乙都能产生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甲的外侧和乙的内侧基质中都存在着少量DNA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彻底水解可产生3种有机物
B.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也能合成ATP
C.虽然所有细胞合成ATP的途径都相同,但它们消耗ATP的途径是不同的
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2016-08-16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六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一)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的是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2019-01-30更新 | 3686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生物(江苏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
B.酶、ATP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等
D.与激素及载体蛋白等一样,酶起到调节作用后并不失活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B.活细胞能通过转录、翻译产生酶,或通过转录产生酶
C.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D.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淀粉溶液量
B.pH
C.温度
D.唾液量
2019-05-04更新 | 1458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省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为了探究温度、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2019-01-30更新 | 2804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0. 如图甲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下,淀粉酶分解淀粉产生的生成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B.乙图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若该反应过程中pH下降,则b点下移,a点左移
C.乙图中若该反应过程中温度适当降低,则b点不移动,a点右移
D.甲图可以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乙图中a点后曲线变成水平,表明底物已被消耗尽
2014-12-10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2019-01-30更新 | 5031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d段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将被大量消耗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有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超过c,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