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12048230

材料一2020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明与野蛮之间,只隔了一个野味的距离。前有“非典”,现有新冠肺炎疫情,因滥食用野生动物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群众对食用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深恶痛绝,禁食野生动物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


(1)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禁食野生动物为什么会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

材料二:新冠疫情期间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类型心态干预措施原则
确诊患者孤独、或放弃治疗,或过度乐观1.根据患者能接受的程度,客观如实交代病情和外界疫情,使患者作到心中有数
2.协助与外界亲人沟通,转达信息
 积极沟通信息、必要时精神科会诊。
疑似患者躲避治疗、怕被歧视,或焦躁、过度求治1.政策宣教、密切观察、及早求治;
2.为人为己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
及时宣教、正确防护、减少压力。
与患者密切接触者不安或盲目勇敢、拒绝防护和居家观察等。1.政策宣教、鼓励面对现实、配合居家观察;
2.正确的信息传播和交流,释放紧张情绪。
安慰、鼓励借助网络交流。

(2)分析在疫情期间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上述干预措施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结合材料二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2019-11-29更新 | 8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8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的真实写照。28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包括“人民科学家”“人民教育家”“人民艺术家”“人民英雄”……“受勋的英雄模范们大多出身平凡,却又不愧为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英。他们从各行各业走出,浓缩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70年。这场历史性的仪式庄严隆重,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大国气质。

材料二:当我们看到国宾护卫队护卫受勋楷模前往人民大会堂,当我们看到一辆一辆轮椅被一级一级抬上人民大会堂的阶梯,当我们看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英雄模范们肩并肩步入金色大厅,当我们看到英雄老兵举起颤抖的右手行庄严的军礼……我们无不为英雄的精神和事迹而动容,也深深感受到国家给予英雄楷模的最高荣誉,感受到国之大礼的震撼、温度和力量。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观点,分析解读材料一蕴含的哲理。
(2)“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结合材料二请你为更好地学习英雄模范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0-01-09更新 | 11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史以来人们对待洪水,经历“避洪”、“限洪”、“防洪”、“调洪”和“用洪”的演变过程,对黄河的治理,也先后采用“堵”、“疏”、“分”、“合”、“束”等多种方法,但由于黄河的复杂性,单一的治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采取水土保持和工程建设等多方面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到了20世纪末,黄河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流域内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总量比20年前减少12%,下游出现断流多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黄河及其支流水质污染严重,只有约1/3的黄河水可以饮用。黄河水利工作任务艰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保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实现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黄河。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对黄河的治理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
2017-11-17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