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14157893
2019年12月,水利部公布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大禹、西门豹、李冰、苏轼、郭守敬等位列其中。不少网友们不淡定了:“苏轼不就会写诗为文吗,怎么还会治水?”其实,苏轼既是治水实干家,又是水利理论家。由此可见(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一个过程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人们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③受主观因素的制约,人们的认识往往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事物是客观的,其自身属性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因为有了伟大抗疫精神,我们经受住了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这生动说明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正确意识能够直接把观念变成现实
③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④意识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04更新 | 1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随着卫星科技的进步,我国气象部门对恶劣气象的预测越来越准确,为我国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重要帮助。2018年9月13日,我国气象部门对超强台风“山竹”16日晚登陆粤西到琼东部的提前预报,减少了人民的财产损失。这说明
①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②对自然界深入的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利用现代科技,便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规律免遭自然灾害的伤害
④借助现代科技,便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19-05-19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工业经济时代,大量经济活动建立在以铁路、公路、机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数字经济时代,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设施、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成为必要而普遍的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不仅是对工业发展的支撑,更表现出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由此可见
①实践发展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基础设施发展具有暂时性特征
②高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是“新基建”产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传统基建”无法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而不具有存在的理由
④“新基建”在对“传统基建”扬弃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5-12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