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新时代的劳动者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4 题号:3522695
在经济新常态下,增进大众福祉,既要增加劳动者收入,又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2015年以来,全国已有天津、深圳、山东等23个地区先后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如下图)

2015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地区

月最低工资标准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实施时间

深圳

2030

18.5

2015年3月1日

上海

2020

18

2015年4月1日

广东

1895

18.3

2015年5月1日

浙江

1860

17

2015年11月1日

天津

1850

18.5

2015年4月1日

北京

1720

18.7

2015年4月1日

新疆

1670

16.7

2015年7月1日

内蒙古

1640

13.3

2015年7月1日

山西

1620

17.7

2015年5月1日

山东

1600

16

2015年3月1日

(1)请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述举措对劳动者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类别

特点

具体表现

创业主体

从小众到大众众多草根群体投身创业,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创业平台

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互联网技术平台等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

创业理念

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社交网络链接了创业者奇思妙想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成为创新创业的出发点

创业领域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新成员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推动大众创新对打造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
材料三:劳动创业文化和环境比降低门槛更重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关注首次创业率,更要关注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创业率。要从投资环境、科研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的同时更要宽容失败。
(3)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更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四:讲述中国创业者的故事,不是要猎奇,最重要的是要传播中国价值观,追求中国梦。在各大主流媒体的精彩故事里,主人公有创业成功而转战公益的科技博士,有志愿支教边疆的年轻女学生,有向绿色产业转型的矿老板,有在纽交所敲钟的“快递小哥”,还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挥洒汗水的普通工人,他们的故事无不充满梦想与拼搏的跌宕起伏,无不用朴实而感人的细节诠释着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
(4)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说明“朴实的细节”能“诠释着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已是当务之急。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1.17万所职业学校、2685.5万在校生,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当前,全国技能劳动者约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9%。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

材料二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一方面是大量应届毕业生一岗难求,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技术工人求贤若渴,结构性用工荒越发突出。

“如今的大学教育和工厂里的实践操作差距很大,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富士康招了很多大学生,可都不愿意到基层流水线工作,政府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郭台铭提出疑问,同时也反映出当下在我国制造企业中普遍面临的“技工荒”难题。人们普遍认为,技工就是工人,无论再“高级”都是工人。而工人就是“手工劳动者”,挣钱少不说,工作强度大,还不大受尊重,社会地位较低。如此,“技工”这一职业怎么吸引更多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解决结构性的用工荒。
2021-08-17更新 | 22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电子商务能提高贫困农户的技能,提高其致富能力,还能带动当地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培育、升级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从我国农村现状来看,需要加大财政扶持,并引导其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材料二:“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000万人,“十三五”开局之年,脱贫攻坚首战全面告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中国奇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什么能助推精准扶贫?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原因。
2018-08-13更新 | 20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情境一:新华网《大学生就业大调查》表明,大学生找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巨大难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就业,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学历、户籍、性别依然是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三大“拦路虎”。
情境二:2017年度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为72:1,21个岗位招录比例超过1000:1。223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
情境三:现代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能通过众筹获得项目资金。众筹解决了大学生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重要力量。
联系以上情境,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你认为政府应该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
(2)大学生为自身的就业、创业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2017-12-07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