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祥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9-28 1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史学热点、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与先秦儒学相比,董仲舒的新儒学“新”在
A.以德治民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是因为在这里
A.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扭转了党的“左”倾错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才使“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据此可知
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C.分封制下难以形成家国一体D.秦始皇是设置郡县制的首倡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账、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提到的制度是
A.南北面官制B.猛安谋克制C.八旗制D.行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每斗米价
北宋景德四年(1008)20文(淮、蔡)
北宋元祐五年(1090)6-100文(苏、杭)
南宋乾道三年(1167)120-130文(临安府、浙西)

A.人口数量大大增加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商业环境遭到破坏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标志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步入世界前列水平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近代史上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在倡导民权之说时,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宣传民权主义时,也借助《明夷待访录》。这一现象说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价值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制
B.积极推动了以后的反专制斗争
C.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
D.具有反封建制度的普遍适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7世纪前期B.公元前7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D.公元前8世纪后期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0.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
A.北京B.南京C.东京D.檀香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已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功臣B.亲周的先代贵族C.王室子弟D.贤明的人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2.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奉行“另起炉灶”方针B.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840年—1901年,列强向中国发动了数次侵华战争,造成了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其中有一次战争,有国人赋诗:“天街血泪黎庶苦,满朝羸弱白骨堆。辛丑遗恨辱史册,闭关自赏举国危。”与诗中表达的侵华战争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列强基于争取鸦片贸易合法化而发动
B.该战役后清政府应允山海关炮台及有碍于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C.最终有11国和清政府签署相关条约
D.“辛丑”指的是1900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翰林在唐朝为艺能之士(书、画、弈棋等)待诏之所,唐玄宗时,命文人之士居翰林中,分掌制诰。北宋时,翰林学士设为专职。至明中叶后,则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由此说明
A.人才选拔来源扩大
B.翰林的权位越来越重
C.行政决策失误减少
D.翰林的地位每况愈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南宋)高宗初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南方农民“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农民职业转化速度加快
C.市场需求影响生产结构D.人口迁移改变经济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明史》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百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
A.内阁权力制约皇权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专制统治日益腐败
D.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2016-07-26更新 | 14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下期寒假验收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防止帝制复辟B.限制袁世凯权力
C.维护民主共和制D.推翻清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宋代主流舆论普遍主张女子应该学习文化,掌握一定的知识;明清时期普遍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文化专制逐渐加强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妇女社会地位提升D.理学思想日益僵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清代学者评价:“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汉中隶秦,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由此可见元代行省体制
A.根据自然地理因素划分行政区域B.有防范地方割据考虑
C.继承了前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传统D.基本废止了州县设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道光二十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考试
A.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B.全力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服务
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2. 《诗经》中的《风》所涉地域包括今陕西到山东的许多地区。同《楚辞》极强的地域性相比,《风》则显示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这一差异主要源于
A.南北地理环境存在差异B.分封制日益受到冲击
C.政治文化辐射程度差异D.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
2021-09-06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4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1939 年的陕甘宁边区医院,门诊、取药是免费的,轻病者三餐白米饭,休养者每人一毛的菜钱,病重者有牛奶、鸡蛋。绝不以金钱的有无来决定病人的诊视。医院的这些规定
A.反映了其维护人民健康的宗旨B.推动了抗日战争逐步取得胜利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体现了三三制民主原则的落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下表反映了建国后一段时间工业劳动生产率情况,据该表可知
项目195019511952195319541955
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
对应指数
4257
100
6553
154
9297
218
10880
255
13401
315
13358
314
私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
对应指数
4357
100
5928
136
6801
156
7848
180
7222
166
6878
158

A.私营经济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B.三大改造取得一定成效
C.各经济成分共同推动经济发展D.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我国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进行了局部修订,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适应。最初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颁布于
A.1949年3月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1949年9月 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
C.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D.1956年9月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6. 下图分别是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形势图(或疆域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4

                                          图5
(1)指出图4、图5对应的朝代,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列举两个朝代管理西藏地区的措施(各答出一条即可),并指出其共同意义。
2021-03-05更新 | 2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以前,梨园公社的小岗生产队是凤阳县出名的穷队。“工值一毛九,吃粮一百九”就是那时这个队社员常年的收入水平……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摘编自陈锡文、马苏元《巨大的变化,深刻的启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雁塘头生产队包干到户的典型调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小岗生产队在1979年前后粮食生产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例如财政和外汇收入实行定额包干,在计划、物价、劳动工资、企业管理和对外经济活动等方面,扩大地方权限,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1980年3月)


(2)根据材料二说明经济特区“特”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设立的意义。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下半段要说的是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想诸君骤然听着这个标题,总不免有几分诧异,说是现在人民痛苦到这步田地,你还在那里乐观,不是全无心肝吗?但我从四方八面仔细研究,觉得这十年间的中华民国,除了政治一项外,没有那一样事情不是可以乐观的。

材料二   我们国民多半拿军阀当作一种悲观资料,我说好像怕黑的小孩,拿自己的影子吓自己。须知现在纸糊老虎的军阀,国民用力一推,固然要倒,就是不推,他也自己要倒,不过推他便倒得快些,不推他便倒得慢些。

——以上材料均选自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921年10月10日双十节天津学界全体庆祝会讲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在纸糊老虎的军阀,国民用力一推,固然要倒”。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在农业和商贸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城市生活得到了拓展,城市中的商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但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到17世纪,在中国商业活动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比任何一个17世纪的其他国家都普遍。清朝初期,大城市之间和许多贸易城镇之间的商贸活动保持了明代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历史学家总是喜欢问:为什么中国拥有庞大的、在金融方面成熟的商业阶级,在许多理念和技术方面也有着领先的地位,但却没能突破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家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在一个世纪后才出现的那种“工业革命”呢?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结合16-17世纪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或“工业革命”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史学热点、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政治史(旧)
4
经济史(旧)
5
史学热点
6
中国近现代史
7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儒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20.65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单题
30.85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单题
40.65郡县制单题
50.65辽与西夏单题
60.6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70.85航天事业的发展单题
80.65黄宗羲的思想单题
90.65史学研究方法单题
100.94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单题
110.85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120.9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130.65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和过程  《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  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140.4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150.65宋元的商业 单题
160.85内阁单题
170.6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单题
180.6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单题
190.85科举制单题
200.65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210.6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220.4《诗经》单题
230.65全民族英勇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240.65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单题
25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270.65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进程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论述题
280.65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290.65明清的商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