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5-13 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选修(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史学热点、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雅典经梭伦改革后,“旧时残酷剥削自己同胞的方法,已经弃而不用,如今主要是剥削奴隶和雅典以外的买主了”。这是因为梭伦改革(     
A.赋予了平民阶层民主权利B.废除了雅典的债务奴隶制
C.注重发展本国工商业经济D.提高了雅典人的政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梭伦改革后,高级公职人员的人选仍受财产状况等条件的限制,但其选举程序为:先由各等级按10:1的差额幅度抽签选出候选人,再从候选人中抽签选出各级公职人员;即使最高级的执政官,差额幅度也不能低于3:1.这体现了古希腊
A.一定程度上公平选举的民主原则
B.公民之间财产的不平等仍占主导
C.一定程度上分权制衡的民主原则
D.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机会均等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梭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重新分配政治权利。这项措施
A.彻底化解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使不同等级公民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C.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D.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
2022-01-12更新 | 2011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     
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据《淮南子·要略》记载:“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由此可知,该书认为秦国(       
A.具备法家变革的土壤B.社会道德水平低下
C.落后的民风催生变法D.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不同:从商鞅变法至汉武帝之前,是对变法正面评价最为辉煌、普遍的时期,是商鞅变法饱受批评的时期;从清末民初至今,评价总体持赞扬态度。这表明(     
A.历史评价标准无法统一B.占有史料的多少决定评价正确与否
C.时代环境影响历史评价D.历史事件因其复杂而无法正确认识
2023-01-30更新 | 3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宜改姓元氏 …… ”,故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孝文帝改姓氏的措施(     
A.传播了佛教文化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华夏认同D.加剧了民族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因素。以下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内容之一推行郡县制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C.宋仁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D.张居正死后改革内容全部废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494年末,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     
A.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B.历史影响具有双重性
C.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D.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梁启超评价王安石推行的某一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荆公惠民之政也。”这一措施(     
A.力图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减轻农民负担
B.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之前的募兵制
C.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来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D.改革科举制度立足于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B.恢复募兵制度
C.救济广大流民D.强化专制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的“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的这些措施(     
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稳定了灾区的社会秩序
C.兼顾了赈济与发展生产D.意在构建政府救灾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英国宗教改革后所建立的国教具有明显的新教倾向,但又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色彩。比如它既承认因信得救,又允许教徒向教士忏悔、告白;既强调宗教教义来自圣经,又承认几次宗教会议的重要决议。据此可推知英国
A.宗教改革采取渐进模式B.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
C.天主教会统治土崩瓦解D.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