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 高二 期中 2023-05-13 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史学热点、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出现了环境恶劣、住房奇缺、公共空间匮乏等“城市病”。19世纪30年代的霍乱疫情最终使英国政府逐渐放弃自由放任的城市治理政策,以1848年《公共卫生法》的颁布为标志,英国开始干预城市发展,进入以公共卫生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这说明当时英国(     
A.疫病流行阻碍了工业化进程B.“城市病”催生城市治理新模式
C.以干预主义应对城市化问题D.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有句名言:“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人民日报》载文称:“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没有一流的城市。”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     
A.古希腊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B.法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C.古罗马的城市成为典型代表D.中国古代城市拥有一流下水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在不同的地区与历史时期,运河开凿的经济价值、军事作用和政治意义不尽相同,有着鲜明的地域与时代特色。下列对运河开凿价值的分析,正确的有(     
A.灵渠——沟通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巴拿马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C.米迪运河——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D.苏伊士运河——缩短了西欧与南亚、东亚间的航行距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表是某学者对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所作的阶段划分。其意在说明(     

时间

演变

1840年—20世纪初

步行时代——双中心沿河轴向生长

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

电车时代——单中心双带状蔓延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末

公共交通时代——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相对独立生长

20世纪末—

综合交通时代——“双城双港(河港、海港),相向拓展”

A.出行方式决定城市空间形态B.交通系统影响城市空间发展
C.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繁荣D.交通发展改变人们生活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练习者利用肢体、攀悬、跳跃并结合人体呼吸运动,有些甚至模仿动物做出姿态各异的动作用来医疗和保健身体。医疗体操的出现(     
A.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B.见证了中华先民对卫生保健的重视
C.证明了中医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有效地避免了大型疫病的广泛传播
2023-03-18更新 | 28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以城镇公费、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基本医保制度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
A.满足经济体制改革需要B.与世界各国医保体系接轨
C.让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D.提高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
2022-05-23更新 | 1056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近代中国在文化反思上,经历了“文化自卑”向“文化自强”的转变,从认为“技不如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搞“洋务运动”,到认为“制不如人”,搞“戊戌变法”,再到认为“文化不如人”,开启“新文化运动”,“古今”“中西”之争异常激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衰落、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     )
A.本土性B.包容性C.连续性D.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某西方学者曾说:“中国炼丹术的基本思想向西推进,传遍了整个欧洲......如果我们承认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那么中国炼丹术原有的理论,便可看作制药化学最早的规范。”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炼丹术具有科学的理论原理B.中国最早创立了近代制药化学学科
C.中国炼丹术对近代化学产生了重要影响D.西方近代制药化学完全从中国引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阿拉伯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得以摆脱民族与宗教信仰的限制。这一状况的出现(     
A.说明了地理位置决定文明特征
B.推动了阿拉伯的文化成就领先于西方国家
C.垄断了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D.为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3-04-06更新 | 6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我将更多地遵从神而不是你们,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会停止去探寻真理,去劝诫和教育跟我偶然聚在一起的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以我所惯用的方式规劝他:嘿,我的兄弟,你那么不关心智慧、真理以及你们灵魂改善的可能,难道对此你就没有有一点忧虑吗”这里的“我”(     
A.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B.主要关注的是善的生活
C.指出人的灵魂靠信仰得救D.推动欧洲进入理性时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以犍陀罗地区为中心,建立起来一种混合着东西方丰富而精美元素的古代印度佛教艺术。如下图所示,犍陀罗佛教造像有着完美的身材比例,卷曲的头发,面部表情平静优雅,身上披着厚重的褶皱法衣。与这种艺术形成有关的事件是(     

①亚历山大东征       ②贵霜帝国的建立       ③蒙古西征       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欧洲文明十五讲》中提到,中世纪日耳曼人南迁、西迁的同时,阿拉伯人、匈奴人也流入西欧,西班牙一度成为阿拉伯的西方重镇。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孕育着巨大的文化活力B.已具有开放的全球视野
C.自给自足经济体制解体D.成为东西方的经济枢纽
2023-01-12更新 | 1319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保留地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驱逐的最后地区。它的作用就是把印第安人与白人社区隔离开来,负担“文明开化”的功能,迫使保留地印第安人采取白人的生活方式。在政府支持下,宗教团体和传教士开赴印第安人的居住区进行大规模地传教活动。伴随西进运动,从19世纪前期开始,广泛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实行。该制度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B.改变了北美洲的族群结构
C.导致美国长期的种族矛盾D.南北矛盾激化且不可调和
2023-03-03更新 | 1955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二战后,美国鼓励移民的流入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1965年,美国取消了偏向于欧洲的移民限额,并彻底修改了相关法律,使得70年代和80年代的移民大量流入。该举措
①促使美国总人口中移民的比例增大
②造成美国的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发生变化
③推动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④带来高失业率、竞争、文化冲突认同等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