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2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之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堂例题
全国 高二 课堂例题 2023-09-01 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元朝在西南和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明中后期,西南地区的府州县官由布政司领之,宣慰司、招讨司等土司由都指挥领之;西南地区广建军事卫所,隶属各省都指挥使司。由此可知,明朝(     
A.强化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实施了改土归流消除地方割据D.削弱了中枢机构的政治权力
2023-08-28更新 | 717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明初西南地区的地方行政设置,除了与内地一致的府、州、县之外,还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行政机构。而到了清朝,此类机构的设置大大减少,如云南省就由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的50个减少到清朝雍正末年的13个。这一调整旨在(     
A.将西南地区纳入中国的版图B.加强国家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C.实现西南与内地管理一体化D.变革边疆地区地方管理机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内边防务”“外边防务”是研究古代中国边疆问题时使用的概念。明朝中期以前,中国的边疆政策以“内边防务”为主,而到明清时期则是以“外边防务”为主。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②中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③中华民族以融合成密不可分的整体④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3-05-27更新 | 59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清代,在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陆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以下制度中,最能体现上述情况的是(     
A.宣政院B.理藩院C.土司制度D.密折奏事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实行“四等人制”,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元朝这一政策使得(     
A.汉人与南人的地位提高B.游牧文明获得较快发展
C.社会阶级矛盾直接加剧D.文化心理认同难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除了封授一定官职外,还给予丰厚赏赐,仅仅一匹中等马,明廷就会回赐三百银两。使者返藏时会获赐携带茶叶、布匹等,贡使们往往会将赏赐品带回当地市场交换。材料中明代藏区的朝贡行为(     
A.完善了元代的民族政策B.具备了政治经济双重意义
C.调整了明代“海禁”政策D.降低了对边疆的管理成本
2023-05-12更新 | 1005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乾隆时规定:喇嘛补放营官均由达赖喇嘛之近侍随从充任,但因不能到职,总系派人代办,难免会有代办者敲诈百姓,贪赃受贿的情况。嗣后凡需委派代办,均由驻藏大臣选妥干者前去充任,升补事宜,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遴选。这一变化(     
A.改变了因俗而治的政策B.开启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C.强化了西藏的社会治理D.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
2023-05-08更新 | 341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明朝藏区政教首领赴京入贡,中央往往赏赐茶叶以还礼,入贡者将茶叶带回藏区高价出售,史称“贡回市茶”。“诸番恋贡市之利……终明世无番寇之患”。贡赐贸易带来的大量茶叶等也被用于寺院法会,或是熬茶、布施、供献等宗教活动。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也逐渐与茶马商道合流,变成内地物资输往藏区的通道。“贡回市茶” (     
A.实现藏族地区政教合一B.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
C.推动藏族地区社会发展D.消除边疆地区对中央的威胁
2023-05-05更新 | 95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下表为《滇事杂档》中收录的滇南地区官员与边境地区的土司之间往来文件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     

文件

内容

临安府官员给土司
稿吾卡的公函
土司、掌寨所管地方,乃朝廷地土,安设土司、掌寨,以卫边隅,寸地尺土,并非土司、掌寨私业,不得擅自与人。
土司稿吾卡对猛喇
老挝族人的声明
猛喇地方,系朝廷土地,安设土司、掌寨管理,并非土地私业,不得擅自与人。
A.双方在守护疆域问题上态度一致B.西南地区独立于清王朝管辖之外
C.清王朝在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D.清朝笼络西南地区各族上层分子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明清时期加强边疆管理的部分措施

地区明朝清朝
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蒙古修筑长城;隆庆和议;册封鞑靼首领设立盟、旗两级单位管辖;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通过满蒙联姻
新疆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确立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与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
西南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后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平定“三藩之乱”;大规模地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材料二   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乌鲁木齐种地,携眷前往屯种。1764年,甘肃大旱,杨应琚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零八户前往。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

——摘编自《清高宗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两朝边疆管理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内地迁移居民至乌鲁木齐的历史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9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2,3,4,5,6,7,8,9,10
2
政治史(旧)
3
中国古代史
3,5,6,8,9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20.4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3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疆域的奠定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40.85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50.4元朝的民族关系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60.65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70.65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80.4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90.4疆域的奠定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00.65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