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广东 高二 期中 2023-11-28 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古代中国,姓或氏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期,统治者才有姓,氏则是统治者颁给有功、有土地或有职官的贵族;战国时期,平民开始有僭越或冒用姓氏的情况。但秦汉以后,姓氏普及于一般平民。秦汉以后姓氏普及是(     
A.华夷族群的认同B.登录户籍的需要C.人口迁徙的频繁D.统一国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左图为北周时期鎏金银胡瓶,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具有波斯风格。右图为唐代凤头壶,工匠们把胡瓶的口沿、流、盖作成凤首,将手柄刻上龙首等中国人喜爱的纹样。这反映了(     

A.佛教中国化的趋势不断加强B.中华文化因包容而发展
C.民族交融推动唐代文化进步D.西域文化因交流而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宋景德四年(1007)《亲试进士条例》规定:“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元祐年间苏轼知贡举,本欲录取门生李廌,但李廌却名落孙山。对此,苏轼曾作诗云:“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由此可见当时(     
A.科举受到新旧党争的影响B.科举竞争日益激烈
C.科举取士被权贵阶层垄断D.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清代学者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该学者意在强调元朝行省制(     
A.导致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B.促使南方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C.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D.推动了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明初,田税一律征收粮食,称为本色。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天下郡县税粮均可以布、绢、棉花等实物和银钱代纳,称作折色。折色的推行(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C.促进了赋税制度变革D.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
2023-06-08更新 | 20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下表可以用来说明(     
表:关于1517年葡属马六甲总督派员出使中国的相关记载
文献记载文献出处
“……船上满载胡椒。葡人欲往广东,中国官吏不许,(舰队指挥官)强驶入内河,放炮举敬礼。抵广东后,国使与随员登陆,中国人接待颇优,择安寓以舍之。”16世纪葡萄牙历史学家巴罗斯著《亚细亚》
“蓦(蓦然)有大海船二只,直至广城怀远驿,称系佛郎机国进贡……以其人不知礼,令于光孝寺习仪三日,而后引见。”《筹海图编》引时任广东按察佥事顾应祥语
A.中西实力对比逆转B.中国国门被迫打开
C.西学东渐由此开启D.朝贡体系受到冲击
2023-05-10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康熙五十一年,颁布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于雍正二年为始,(直隶省)将丁银均摊地粮之内, 造册徵(征)收”。至雍正七年,全国 14 个省份陆续效仿推行。这一系列变化说明 (     
A.政府加强对户籍的管理,便于赋役征发
B.赋税由征收粮食布帛开始变为征收银两
C.资产作为征税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D.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C.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D.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2022-11-17更新 | 658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达标检测卷(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图是1835年某地出版的一本语言教材,收录有372个常用词条,大多数来自英语,少数来自葡萄牙语、瑞典语、马来语和印度语。这本书最可能是供何地的商人学习外语之用(     
   
A.南京B.上海C.广州D.厦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上述言论目的是(       
A.总结历史上变法的经验教训B.推进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戊戌变法的实施提供指导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2022-06-28更新 | 914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