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江苏 高三 开学考试 2020-09-09 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材料主要体现了周王
A.重视王畿之地的经营B.酬报开国辅臣的功绩
C.欲行德政的贤明形象D.开疆拓土的集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汉初,盐铁任私人经营,国家仅设官收税,不问其余。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提出“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这一提议是为了
A.发展商品经济B.抑制豪强兼并
C.应对财政困境D.满足帝王嗜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如图是魏晋时期墓葬中的“牛耕”壁画。这反映了当时
A.耕犁技术相当完善B.耦犁农具已经改进
C.犁评调节上下自如D.曲辕犁耕作受欢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朱熹在编著《资治通鉴纲目》时,改变了《资治通鉴》中魏国正统的形象,进而将蜀汉政权改为正统。这表明朱熹
A.认为道义才是政权存在价值B.鼓励世人批判怀疑精神
C.宣扬理学倡导儒家思想复兴D.注重对历史问题的考证
2020-09-08更新 | 67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中华民国建立后,国人逐渐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社会舆论也空前活跃,报纸刊物上对国事纷纷发表种种议论,各种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推动并组织起许多群众性的活动。材料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促进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B.推动了革命政党的不断涌现
C.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体D.开始了思想观念的剧烈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28年,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向中华、荧昌几家火柴厂提出建议进行合并。他在私信中说:“我这种努力并非出于自私,因为我想,只有用这样的组织手段,我们才能真正地发展和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他的建议
A.利于走出经济大萧条困境B.推动民族产业集团化到来
C.导致政府的经济职权削弱D.直面外资企业的严峻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从1935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遣张治中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主持修筑了吴江到福山、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坚固的国防工事。其主要目的是
A.积极防御日军的紧逼B.谋划徐州会战的推进
C.全力阻止红军的北上D.扩大淞沪会战的战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D.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中央曾在一份文件中指出: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该文件从侧面反映出
A.包产到户改变了所有制的结构B.包产到户是人民公社体制的继续
C.民众对实行包产到户存在顾虑D.包产到户已在中国农村广泛推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从1519年起,颁布一系列重要法案,将当时英国主教立为英国国教会大主教,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并解散修道院。这一改革
A.打破了宗教的思想禁锢B.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C.瓦解了封建专制的统治D.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