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淮南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 高一 期中 2021-01-27 6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传说黄帝时代,民神杂糅,神可以自由的上天下地,人也可以通过天梯——“昆仑山”往来于天地之间。之后颛顼时代发生了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的“绝地天通”事件。这一变化
A.反映了社会神灵崇拜的多元化B.适应了政治权威萌芽的需要
C.体现了人们认识自然能力提高D.意味着社会产生了阶级对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对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有学者认为:“每一个小宗的宗族内部,其成员只服从自己的直接宗主,而不是再上一层的诸侯国君,更不是周天子。这在事实上法定了小宗臣民可以不理睬大宗君主的命令,最终导致对上级君主集权分散和削弱。”该材料旨在说明
A.早期国家族权与政权结合的特点
B.血缘宗法制下森严的等级结构
C.宗法分封制无法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D.上古宗法政治弱点是难以实现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战国时齐成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武子为军师”。秦人以范雎、蔡泽为相,主课议;用白起、王为将,主征伐。战国晚期各因将、相分途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反了战国时期
A.各国官制差异逐渐消失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政权架构日趋专业系统D.战争使武官的地位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韩非子指出:“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这表明韩非子
A.反对民本思想B.提倡尊君之道
C.强调君主专制D.批判禅让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03-23更新 | 15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汉代画像砖记录了发生在汉代的一些社会现象。观察以下汉代画像砖,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长袖乐舞图             ②董永事父图             ③讲经图
A.汉代统治者生活比较奢侈B.汉代统治者提倡孝治天下
C.儒家思想重视文化的传承D.儒家思想对社会影响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依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这一状况的存在
A.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导致了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成为国家分裂的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隋朝时,政府在黄河沿岸修建了许多粮仓,著名的有兴洛仓(今河南郑州巩义河洛镇)回洛仓(今河南洛阳小李村)黎阳仓(今河南浚县大伾山北)广通仓(今陕西华阴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河阳仓(今黄河北岸孟县南)常平仓(今河南三门峡西)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这些粮仓的设置意在
A.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B.发展大运河商品经济
C.加强南北方经济联系D.救济黄河流域的灾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唐至德(756~-758年)以后。“军国务股“权宜济急,遂破旧章,物林之中,始掌书诏”,由此,翰林学士掌管了制诏权。这一变化
A.完善了中枢权力机构B.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力
C.规范了行政决策程序D.避免了权臣擅权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D.科举考试成为选官的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3-01-04更新 | 7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表是有关唐代长安城西市的三则史料。史料可确证当时(     
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常立办《唐语林》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酒肆行》
(张)通妻陶氏,常于西市鬻饭,精而价贱《两京新记》
A.西市饮食业适应市场能力较强B.市的管理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餐饮行业成为西市的主要行业D.西市已经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2022-10-15更新 | 245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列图表显示的是 1080 年北宋人口和垦田数比例。该图表可以用于说明
A.北方经济由于战乱频遭破坏B.江南地区已经得到初步开发
C.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地区D.政治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明仁宗统治时期,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明朝的分榜取士
A.完善了考试的录取程序B.保证了官员的廉洁公正
C.提高了人才选拔的标准D.有利于明朝社会的稳定
2021-01-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历史上,辽统治者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分别负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事务。这种“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实质上是(  )
A.安抚笼络汉族地主阶级B.避免契丹人与汉人发生矛盾
C.推行民族分化政策D.肯定和保护先进的封建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可知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是
A.少数民族内迁使民族交融加强B.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交融
C.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主要是靠宗教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元开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宋朝宰相富弼的女婿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范仲淹.韩琦.王安石也是声名卓著的宋朝宰辅,他们四位共有女婿十人,其中五人门第不足称道,以至家世难于考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①崇文抑武政策②门阀士族的衰落③商品经济发展④门第观念淡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成书于元朝的《宋史》专门为宋朝一批被称为“道学”的儒家学者立传,并且总结说: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战国孟子之后就失传了,经过宋朝道学学者的努力,儒家的“道”方才“焕然而大明”。这实质上是在肯定宋朝
A.儒学复兴的意义B.文官政治的意义
C.平民社会的进步D.文化的开放多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明朝崇祯皇帝曾向阁臣郑重而明确地强调这种分工:“职掌在部院,主持在朕躬,调和在卿等。”这表明明代内阁
A.对行政执行系统有领导权责B.是行政执行权和决策权的间接结合
C.有效制约了君主的独断专行D.有建议规诲之责和独立的决策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这种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申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皇帝的权威被宦官分割
C.明朝的礼仪制度曰益规范D.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徐光启说,“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进而认为,“惟市而后可以靖倭,惟市而后可以知倭,惟市而后可以制倭,惟市而后可以谋倭”。据此可知,他主张
A.开放贸易制倭B.鼓励商业发展
C.实行海禁政策D.打击海上走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这从实质上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广开言路B.清朝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某学者指出,明代学术界发生了朱学让位于陆学的大转变,以“拯救人心”为矢的,竭力宣传理性、精神作用的陆王心学,如同一剂强心针,使明朝统治的机体得以复苏,让士子耳目一新,所谓“一时心目俱醒,恍若拨云雾而见白日”。这主要是因为陆王心学(     
A.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B.否定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反对儒家思想对人性的束缚
2020-11-20更新 | 259次组卷 | 15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重大的反动”指的是
A.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对抗B.近代西方科学传播
C.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D.西学与儒学的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发展B.社会思想开放
C.社会流动加快D.近代化的启动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遇下诏敕,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开元以后,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艺祖(宋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指县令一级的地方官员),无不擢科(科举登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宋史文苑传》

材料三   时上(明成祖朱棣)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乃开内阁于东南门,简诸臣为耳目。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膝前(到皇帝面前)密勿谟画(认真谋划),率漏下数十刻(工作到很晚)。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共同商讨处理)。

——涂山辑《明政统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尚书省职权的变化,并依据材料指出三省六部制对皇权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对北宋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成祖设置内阁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举措对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
2021-01-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隆庆元年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江南手工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市镇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
(3)有学者认为,商品经济繁荣促使明朝中后期萌动社会转型。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1-01-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政治史(旧)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文化史(旧)
5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三皇五帝、禅让制、邦国单题
20.6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30.4“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单题
40.65法家  墨家、法家的思想单题
50.65秦朝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60.4儒学成为正统单题
70.65南朝的更替与统治单题
80.65隋唐的统一单题
90.6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100.65科举制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隋唐科举制单题
110.65赋税制度(汉-唐)单题
120.65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单题
130.6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宋元社会的变化 单题
140.65科举制单题
150.65辽与西夏单题
160.65元朝的民族关系单题
170.65宋元的商业 单题
180.65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儒学的复兴 单题
190.4内阁单题
200.65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210.65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220.65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单题
230.65陆、王心学单题
240.65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250.65明清的商业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内阁  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270.65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