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124385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海成为古希腊人同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这使希腊形成一个开放的社会,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使其人格化,众神更加生动逼真。从古希腊人让众神地位平等,到希腊人的多神崇拜,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摘编自孙凤玲《浅析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黄宗羲说:指出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材料三   康有为说:“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思想有何异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三中的思想主题是什么?这一思想的宣传有什么特点?

(3)指出三段材料之间有何联系?

2017-10-28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并未反对富贵,而是反对不符合义的富贵……孔子关于义利关系的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周礼的政治伦理规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君子、小人是以道德品格区分的,君子已经不仅是恪守礼的外在社会规范,将履行角色义务看成获取权力利益的功利手段,而是在心理上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摘编自贾晋华黄晨曦《义务和权利:从礼制到古典儒学的义利观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二:朱(朱熹)陆(陆九渊)义利观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深切关怀社会发展和极力遏制人们贪欲之念的想法(朱熹)其义利之辩的主要对象是君主。按照朱熹的思路,君主必须依据天理的要求,无利欲之私,才能推行王道。他为只要君主有德性,就能很好地治国理民……陆九渊讲义利之辨是要确立道德的价值观,他认为无论是为学,还是科考,或是做人,都要为义为公,不能为利为私。 ——周茶仙《朱熹与陆九渊义利观之比较》

材料三:晚明时期,昊廷翰在《吉斋漫录》中提出“义利原是一物”,陈第则提出了“义即在利之中,道理即在货财之中”的思想……明清之际的义利观有着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这种功利主义的义利观极为看重社会效果,不再把义利看作是纯粹的道德修养和内圣功夫,而是把“义利”看成是外王事功,看成是富民、救民的手段。

——王记录《论明清之际士大夫思想观念的蜕变》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义利观。
(2)据材料二,归纳朱熹、陆九渊义利观的异同,并指出其根本目的。
(3)据材料三,分析明清之际思想家义利观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变化的根源和影响。
2021-05-22更新 | 8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材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材料三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材料一隐含了孔子怎样的核心政治主张?在孔子眼中,处理上述关系的最佳方式应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新儒学有哪些观点有利于汉武帝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
(3)材料三是怎样看待董仲舒的新儒学的?
2020-11-10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