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86 题号:17445714
明代地方上不赴京参加会试的居乡举人群体中,存在“虽得科贡者,亦不知重”的现象。明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划拨专用经费,为举人们提供稳定的赴试资助。这一举措旨在(     
A.加强社会控制B.减少中央财政支出
C.完善科举制度D.提高人才选拔标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朝宣德、正统年间,科举录取分为南、北、中三卷,三卷录取情况如下表:
卷种涉及地区录取比例
南卷应天(今南京)、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55%
北卷顺天(今北京地区)诸府、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35%
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10%

根据上表可知,明朝分卷制的实行反映了当时
A.科举制八股取士正式形成
B.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C.全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政治重心由南方移至北方
2018-05-21更新 | 2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朝官至中书令。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朝廷诏令禁止自为婚嫁的门阀士族家庭的女性);不得修国史。”这一现象说明
A.进士入仕比门荫入仕地位低
B.士族地位仍比较稳固
C.当时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
D.科举出身方有资格修国史
2017-05-27更新 | 1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教育与人才选拔体制的改革关乎国运兴衰。古代科举制度是传统士人进身之途,但在清末有了重大变化,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中提出:改变考试的内容、减少中式的名额、废除文科科考。据此说明科举改革意在
A.鼓励经世实学
B.废除中式科考
C.改变考试内容
D.学习西方文化
2019-04-13更新 | 1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