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1 题号:11600250
综合探究: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时,发现它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是_________。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身体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_______。这些小突起能与_______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在实验中保持蚯蚓体表湿润是有利于蚯蚓能够进行_______
(2)观察动物走迷宫的实验,看出老鼠尝试错误的次数比蚯蚓要______(多或者少),通过研究说明蚯蚓和老鼠的走迷宫的行为是常见的___________行为。
(3)探究鱼的呼吸实验中,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与进入鱼体的水比较,氧气含量_______(减少或者增多)。
(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获得途径来看,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全球一半胃癌患者在中国,发病率世界第一。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溃疡容易导致胃癌。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外部形态判断,它属于_____(选填“细菌”或“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
(2)研究者为探究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以及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用小鼠进行研究,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每组若干只,按下表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右下柱状图所示。(注:“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处理1组2组3组
是否灌胃乳酸菌
三周后是否灌胃幽门螺旋杆菌
   
①实验中1组和2组结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得到实验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实验中2组和3组结果对照,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起到_______(选填“抑制”或“加强”)作用。
③每组实验用若干只而不是用一只小鼠做实验,目的是_____
④结合题干资料和实验结论,给我们生活的启示是_______(答对一点即可)。
2024-01-13更新 | 26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豆芽是我们常见的营养丰富的蔬菜之一,生产和运输均须避光。如果暴露在光下,过一段时间就会变绿。妈妈指着菜篮子问小静,这是为什么呢?小静回答说,因为豆芽合成叶绿素需要光。下面是小静为此设计的验证实验,请你补充完整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该验证实验的假设是______
(2)该验证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
(3)实验方案:
①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豆芽,均分并标记为A、B两组,分别置于______的条件下,并适时洒水以保持湿润。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A、B两组豆芽的______
③实验的预期结果是______
2024-04-12更新 | 15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草酸钙是难溶于水的无机盐,易形成结石。
(1)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是______
(2)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经______作用后,会进入肾小囊中参 与形成______,并向下流入肾小管中、若进入肾小管的无机盐中草酸钙过量,则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影响无机盐及______ 等物质被重新吸收。

(3)为探究中药制剂——“石淋清颗粒”能否改善草酸钙结石对肾脏损伤,科研人员选取 50 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 5 组开展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实验处理(/天)(连续4 周)实验结果
抗氧化酶 (U/mg)结石情况
对照组灌喂等量生理盐水49.60
实验 A 组灌喂造石液,使
大鼠产生肾结石
等量生理盐水24.58++++++
实验 B 组等量低剂量药剂31.35++++
实验 C 组等量中剂量药剂32.01+++
实验 D 组等量高剂量药剂35.30++
注:“—”表示 无结石 “+”数量表示 结石的多少
①实验发现当大鼠体内抗氧化酶含量越高,肾脏细胞中细胞膜和线粒体损伤程 度越低,从而保证肾脏细胞的完整性并能获得充足的______来维持生命活动。
②据表中数据分析,说明石淋清颗粒可以改善草酸钙结石对肾脏的损伤,且______组的效果最好。
2023-06-05更新 | 4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