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3117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示意图,其中①所示的是受精过程,②所示的是发育过程,请仔细阅读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上述生物体代表青蛙,过程②的特点是变态发育
B.若上述生物代表蝗虫,过程①的特点是体内受精
C.若上述生物代表植物,那么产生生殖细胞B的部位是子房中的胚珠
D.若上述生物代表人,那么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卵巢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蝗虫是农业害虫,大山雀是其天敌之一。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科学家开展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回答问题:

(1)据图1可知,被捕食率更高的是______型蝗虫。
(2)科学家检测发现,两种类型的蝗虫释放a、b、c、d四种物质的量如图2所示。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物质[____]。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
(3)综合两图的研究结果,群居型蝗虫被捕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是:群居型蝗虫______具有防御大山雀捕食的作用。
(4)为探究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按照下表选取两种类型蝗虫与饥饿处理的大山雀放入同一实验装置中,相同时间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一组实验

第二组实验

蝗虫

散居型蝗虫

群居型蝗虫

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蝗虫

蝗虫数量

50只

50只

50只

50只

饥饿处理的大山雀

10只


10只


①第一组实验中“?”处选取的是______(填字母)蝗虫。
A.涂抹苯乙腈的散居型             B.去除苯乙腈的散居型
C.涂抹苯乙腈的群居型             D.去除苯乙腈的群居型
②能验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是:______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八年级初中学业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B.声音是由④处的声带发出的
C.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②
D.痰形成的部位是⑥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4 . 下图一是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二是24小时植物叶肉细胞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情况的曲线图(纵轴0点以上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0点以下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请据图回答:

(1)图一②中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2)在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应使用______从培养皿中蘸取最薄的一片。
(3)图一叶片横切面示意图中②的结构名称是______,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⑤______散失到大气中。
(4)分析图二可知,一天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点是曲线上的______点,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5 . 果蝇是经典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如图表示某次杂交实验中,果蝇体色(由等位基因T﹣t控制)的遗传情况。请分析作答:

(1)图中的子代果蝇中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体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
(2)据图分析,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子代灰身果蝇的基因组成与亲代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用分数表示)。
(3)科学实验发现,果蝇的翅型是由个体受精卵中的基因组成和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情况如表:

受精卵发育的环境温度

15℃及以下

15℃以上

受精卵的基因组成

TT

Tt

tt

TT

Tt

tt

个体翅型的性状表现

长翅

残翅

残翅

长翅

长翅

残翅

某同学得到一只15℃以上发育成的长翅雄果蝇,为了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该同学选取一只15℃以上发育而来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并将杂交产生的受精卵置于15℃以上条件下培养,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TT;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Tt。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科普动漫《工作细胞》中呆萌可爱的血小板、乐观向上的红细胞、勇往直前的白细胞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造血干细胞。如图展示了造血干细胞“变身”成为各类血细胞的过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①表示细胞生长,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
B.②过程后,新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C.这三个过程中,过程③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③过程形成的不同细胞,其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回答:

(1)马铃薯甲虫具有很强的_____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2)未使用杀虫剂1之前,这些后代中既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
(3)当喷施杀虫剂1时,_______的甲虫逐渐被淘汰,_______的甲虫生存下来,并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使甲虫抗药性越来越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是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4)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的第3年,甲虫逐渐适应了具有杀虫剂1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_____的结果。当第7年使用杀虫剂2时,甲虫数量如图所示又发生了变化,请尝试解释甲虫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
(5)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抗药性的选择是通过_______来实现的。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果蝇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据此可推测果蝇属于(  )
A.节肢动物B.腔肠动物C.环节动物D.扁形动物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原因是(  )
A.根、茎、叶里含有叶绿体
B.根、茎、叶的形态优美,可供观赏
C.根、茎、叶里具有输导组织
D.植株比较高大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学习完植物的分类知识后,某同学将葫芦藓和肾蕨归为一类,将莲、柏树和小麦归为另一类。他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是否有真正的根B.能否产生种子
C.是否有输导组织D.是水生还是陆生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