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孩子:“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信号。”妈妈的回答在实验探究方法的步骤中属于(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实验D.得出结论
2023-12-06更新 | 3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海南省乐东县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2 . 研究员利用四组条件相同的大白鼠,探讨营养物质X和物质Y对大白鼠体重增加量的影响。对大白鼠的实验处理如表,获取四周内的体重增加量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组别

实验处理.

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

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

未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

未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


A.甲、乙对照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不大
B.甲、丙对照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大
C.物质Y的成分一定是小分子有机物
D.物质Y在四周内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超过100克,而物质X不能
2023-03-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四区联考(胶州、李沧、黄岛、平度)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考试题
3 . 据报道:某企业非法排放含镉等重金属的污水,造成了仙女湖受到严重污染。为了探究镉对豆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娜娜请技术人员帮忙消毒蚕豆种子并配制6种镉溶液(分别为2mg/L、6mg/L、10mg/L、20mg/L、30mg/L、50mg/L)后,进行以下实验步骤:
①选取70粒相同且饱满的蚕豆种子,均分后平铺放入编号为1~7组的相同烧杯中。
②向1号烧杯注入适量蒸馏水,2~7号烧杯则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注入等量的镉溶液,并放置于25℃下恒温培养。
③每隔24小时,将各烧杯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②,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
④7天后,统计种子发芽率如图所示。

(1)娜娜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
(2)1号烧杯中的种子没有100%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注入的蒸馏水和镉溶液应适量且等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设置1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
(5)据图分析镉溶液浓度与蚕豆种子萌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镉溶液浓度小于某一数值时,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当镉溶液浓度大于某一数值时,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该数值是__________
2022-10-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八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4 . 实验探究
张家界特产茅岩莓,又名土家神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的茎叶,学术名为显齿蛇葡萄,简称藤茶,茶味甘香,有中医认为它有抑菌消炎的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研究,请据实验回答问题:
(1)取完全相同的培养基,编号①和②,分别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相同浓度的青霉和毛霉。
(2)取4个大小一致的圆形滤纸片A、B、C、D。将A、B、C分别浸泡不同浓度的藤茶浸出液,D浸泡蒸馏水。
(3)将处理过的滤纸片放置在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的大小,结果如图甲(藤茶浸出液可在培养基中扩散,图中滤纸片周围出现的白色区域代表抑菌圈,其大小反映其抑菌效果)。
(4) 根据图甲实验结果作出了抑菌圈大小随藤茶浸出液浓度变化的柱状图,如图乙。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霉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因此配制培养基时要添加足量的__________(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判断,图甲中①号培养基涂布的霉菌是__________,②号培养基中的A滤纸片浸泡过的藤茶浸出液浓度为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可知,藤茶浸出液对__________的抑制效果更明显。
2022-07-21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检测联考(二轮)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5 .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成分,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某研究小组探究茶多酚对新鲜龙眼的保鲜效果,结果如图[好果率=(完好果实数÷调查果实总数)×1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变量为不同浓度的茶多酚
B.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C.浓度5%的茶多酚处理后的龙眼保鲜效果最好
D.龙眼好果率在储藏时间3d后都出现明显下降
6 . 人们预防新冠肺炎和抵御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口罩已成为生活必备的防护用品,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的过滤效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2)为减少实验误差,图中数据应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________值;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防护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口罩。
(3)本实验推断;戴口罩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当然,人之所以能在各种环境中健康生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____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____________,该措施能刺激人体的___________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4)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人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主要作用之一是保护____________;而人们对用过的口罩的合理处理,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
2022-04-2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C.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2022-04-07更新 | 293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1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生物试题
11-12七年级上·辽宁锦州·期中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
2021-11-07更新 | 1355次组卷 | 211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阶段性复习仿真测试卷(一)生物试题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全班分组实验后,应该用全班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分析,其目的是(  )
A.判断哪些组的探究活动是成功的
B.判断哪些组的设计是合理的
C.用于修正不同组的实验数据
D.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10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常涉及六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是(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