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油、饲料兼用作物。如图所示,大豆和玉米套种能充分利用土地,减少田间病虫害,增加总产量。但是玉米会对大豆生长发育造成遮蔽,影响大豆对光的采集和利用。为研究不同遮蔽对苗期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白天温度25℃,晚上20℃,每天光照12小时;
②选取大小相似的大豆幼苗若干,设置不同程度遮蔽处理,在上午10:00-12:00测定光合速率,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遮蔽程度

光照强度(μmol·m-2·s-l

光合速率(μmolCO2·m-2·s-l

第一组

遮光20%

320

14.12

第二组

遮光40%

240

12.29

第三组

遮光75%

100

10.49

(1)本实验探究了______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有同学认为本实验还需要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方法为______
(2)研究人员取三组大豆植株相同部位叶片,用碘液检测了叶片中的淀粉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为了避免叶绿素干扰,染色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②第一组大豆叶片的检测结果应为图______;请从处理方法、淀粉产生和颜色变化角度分析原因: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在大豆和玉米套种时,可以增产的具体措施______
2023-01-18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题(七)
2 . 为研究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无水组少水组(浸湿种子)多水组(淹没种子)
种子总数/粒606060
种子萌发数/粒0598
种子萌发率/%098.3313.33

A.每组选用60粒种子而非1粒遵循了多次重复实验原则
B.由实验结果可知水分是绿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C.影响多水组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只有水分
D.由实验结果推测空气是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 . 如图1是一个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先将这个装置放在暗室中24小时,然后移到光下,瓶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瓶口密封。

(1)瓶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将此装置放在暗中24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几小时后摘下瓶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2滴,则叶片颜色______
(2)比较分析图2中的结果可知,只有____________组的小麦苗进行了光合作用。通过比较图3中的实验数据究其原因:实验初始时,甲组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____乙组;随着实验进行,只有____________组的小麦苗逐渐消耗了二氧化碳。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实验结果中,图2中A点的数据有误,对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A.将该点数值改为18.4B.删除该点数据C.重复实验
2023-01-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鸟类的贮食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食物和季节是两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科研人员采用人工投食的方式,研究杂色山雀冬、春季节对松子和葵花籽两种食物的贮食选择,以及食物和季节因素对其选择贮食生境(指某个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影响。
(1)该实验的变量为食物和_________
(2)为比较在冬、春季节不同食物供给情况下杂色山雀的贮食策略,科研人员分别于同年的1月和3-4月开展野外实验,每个阶段的投食实验均为期10天,每天固定投食时间为8:00-10:30和14:00-16:00。同年、同期、同时等操作体现的实验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_
(3)经观察、记录后,实验结果显示:
①如表所示,杂色山雀对两种食物的啄取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其取食松子的比例显著_________葵花籽;杂色山雀冬季仅啄取和储存_________,对两种食物的选择模式存在季节差异。   
表 杂色山雀对松子和葵花籽的取食和贮食偏好

季节

视频时间/分钟

叼食次数/次

储存食物数量/枚

储存食物被发现的概率/%

松子

葵花籽

总计

松子

葵花籽

总计

冬天

1020

563

0

563

126

0

126

22.4

春天

1250

656

15

671

179

9

188

28

总计

2270

1217

15

1232

305

9

314

25.5



图杂色山雀贮食生境选择的季节变化
②如图所示,杂色山雀对5种生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冬季偏好将食物贮存于_________中,而春季偏好将食物贮存于灌木根部、草丛等生境。请你从季节与植被繁茂程度的关系角度,尝试分析冬、春两季杂色山雀选择贮食生境存在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蚁蛛(蜘蛛中的一种)会挥舞着自己的两条前腿来模拟蚂蚁的触角,不仅如此,它们连运动模式都模仿蚂蚁,包括走路的姿态、停下来的样子和转弯的角度等。该行为对其生存率有何影响呢?研究小组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

视频采集

蚁蛛正常姿态影像

?

蚂蚁的姿态影像

实验过程

让蚁蛛的捕食者多次观看各组影像,测试其攻击反应

数据记录

记录捕食者的攻击次数,结果如图


(1)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
(2)表格中②组视频采集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写字母)。
a. 蚁蛛模仿蚂蚁的姿态影像
b. 蚂蚁模仿蚁蛛的姿态影像
(3)为减小实验误差,要多做几组实验,将捕食者 的攻击次数取 ________后再计算攻击概率。
(4)比较图中②与①、③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蚁蛛通过模仿蚂蚁的姿态 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其生存率。蚁蛛的 这种行为是长期 ________ 的结果,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________
6 . 旱柳是北京这个缺水城市中广泛分布的绿化树种,兴趣小组同学对旱柳的蒸腾作用进行了研究。
(1)蒸腾作用为旱柳______(器官)吸收的水分在体内运输提供动力。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将旱柳叶浸入70℃的水中,可见叶上表面产生的气泡远少于下表面,推测叶上表面的______数量少,显微观察证实了该推测。此特点能一定程度上减少______散失,以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
(3)如图1所示,旱柳一天内蒸腾速率变化的大致趋势是______,这与图2中[②]______细胞形状和大小的改变有关。

(4)通过查阅资料,将旱柳与北京地区常见的绿化植物玉兰、一球悬铃木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树种

水分利用效率.mg.g-1)

单位土地面积日蒸腾量(mol-1m-2)

单位土地面积日降温量(℃)

单位土地面积增湿量(%)

玉兰

0.54

25.88

0.08

0.47

一球悬铃木

0.9

77.03

0.26

1.39

旱柳

1.26

108.73

0.34

1.96

根据上述结果,结合植物自身生长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说出绿化时选用旱柳的理由是______
2022-12-30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同学们在载玻片上滴加了a、b、c三滴培养液,b、c中含草履虫。在a中溶解若干食盐颗粒后,将液滴连通(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草履虫对不利刺激的反应B.该实验将草履虫接受刺激前后作对照
C.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感知外界刺激D.一段时间后,b中多数草履虫游向c
8 . 同学们在课后进行探究实验,观察了洗手前后微生物菌落的数量变化,实验结果记录如下,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培养皿设置空白对照洗手前洗手后
实验现象无菌落菌落较多菌落较少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洗手前后对手上微生物的数量是否有影响?”
B.洗手前和洗手后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C.实验后要汇总全班各组的实验结果
D.实验结论为洗手后对手上微生物的数量没有影响
9 . 沙棘是一种落叶灌木,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干旱贫瘠土壤和轻度盐碱地上也能生长。
(1)沙棘花是单性花,雄花开放时,花粉随风散落在雌花柱头上,经过传粉和____________作用后,雌花结出果实。每颗沙棘果实中仅有一粒种子,由此推测沙棘雌花的子房中只有一枚____________
(2)为了解决盐碱地区沙棘的种植问题,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实验时每组选取50粒沙棘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将每组种子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盐溶液中浸种,以蒸馏水为对照,除了水分,沙棘种子萌发还需要的外界条件有____________(至少写一点)。
③对沙棘种子的萌发率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据图可知,当用浓度为____________的盐溶液处理时,沙棘种子萌发率最高;当盐浓度达60mmol/L后,显著抑制了沙棘种子的萌发。
(3)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钙离子对60mmol/L的氯化钠盐溶液浸种的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2,可以得出钙离子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缓解盐碱土壤对沙棘种子萌发影响;由此给出一条提高盐碱地中沙棘种子发芽率的措施____________
10 . 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安全、长期、有效地保护作物种质资源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对大豆种子的超干燥保存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一年后,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种子含水里(%)

种子发芽率(%)

25℃

5℃

4.2

88.00

95.00

6.0

93.33

97.00

8.8

86.00

95.67

A.本实验探究了种子含水量和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B.实验中选取的种子应大小均匀、饱满无虫害
C.在25℃条件下,大豆种子保存的适宜含水量为6.0%
D.保存种子时,含水量越低,种子活力一定越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