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生物兴趣小组发现学校食堂后厨每天产生大量菜叶、果皮等垃圾,于是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厨余垃圾转化为肥料,用于改善校园农场的土壤。请帮助他们一起完成校园堆肥方案设计。
(1)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有两种堆肥方式,其特点如下:
方式好氧堆肥厌氧堆肥
菌种好氧菌厌氧菌
气味不易产生有毒物质,无异臭气味容易产生有毒物质,有异臭气味
周期约1个月约3个月
产物接近固态的土壤状肥料液态或半液态肥料,还能产生易燃的沼气
结合该资料,请帮助兴趣小组选择合适的校园堆肥方式,并说明理由:______
(2)资料显示,堆体温度能否上升到约60℃是检验堆肥效果的重要指标。出现高温阶段是由于堆肥过程释放能量导致的,且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温有利于耐热菌分解部分难以分解的物质。为达到高温需添加一定比例的枯叶作为辅料。下图为添加不同比例的枯叶后,堆体温度的变化。

据图可知,兴趣小组应将辅料比控制在______%左右。在堆肥过程中,各组温度都呈现______的变化规律。当温度下降并稳定到环境温度,标志着堆肥结束。
(3)若兴趣小组选择好氧堆肥,并将一个塑料箱改装成既可满足堆肥所需条件,又便于收集过程性数据、监测堆肥效果的堆肥装置。请你在下图中用图示或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改装设计的要点。______(至少写两点)

(4)记录过程性数据,可以了解堆肥进展及产物。请完善下列记录表(至少填两项)______
       观测指标
时间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024-05-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斑马鱼是小型热带淡水鱼,因体表有类似斑马的条纹而得名。斑马鱼有多个特征使其具有科研价值。下图1为斑马鱼生长发育过程及部分特征。

(1)斑马鱼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在游动时减少_______。它们对水质和水温要求不高,食性杂且广,对环境有较强的_______能力,这使其易于被科研人员养殖作为实验材料。
(2)由图1可知,斑马鱼雌鱼产卵量_______;受精卵孵化速度快;胚胎_______,不易被天敌发现。这些特征有效保证了其在野生环境中的种群数量。若将其作为科研对象,既能大量繁育,又能_______实验周期,还便于直接观察体内的组织、器官。
(3)斑马鱼的毛细胞和人耳蜗内的听觉细胞有相似的功能及分化机制,而人耳的听觉细胞受损后不易再生。研究者用药物损伤斑马鱼的毛细胞,观察其再生能力。
①由图1分析,研究者选用受精5天的斑马鱼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
②实验结果如图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_______。因此,研究者有望利用斑马鱼毛细胞的再生机制解决人类因听觉细胞损伤导致的_______难题。

2024-05-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草履虫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同学们对草履虫开展了研究。
(1)同学们首先尝试用不同培养液对草履虫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

培养液种类

数量达到高峰时

所需时间(天)

数量(个)

形态与结构特点

熟鸡蛋黄培养液

25

850

个体内有较多颗粒,结构不明显

奶粉培养液

20

721

个体大小适中,部分结构不明显

玉米培养液

7

576

个体大,结构明显

草履虫数量的增多主要是通过____生殖实现的。根据上表信息,如果想尽快获得适于观察内部结构的草履虫,应该选用____培养液。
(2)下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草履虫靠体表[②]____的摆动进行游动,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食物由[⑤]____进入草履虫体内后形成____(填图中序号),食物在其中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3)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作出反应。如图,在载玻片上有三滴相互连通的培养液。用滴管在甲处或乙处滴加不同的物质会引起草履虫发生移动。现提供浓盐水和牛肉汁两种物质,若想让草履虫从中间的培养液移向甲处,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

(4)综上所述,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却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理____
2024-04-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年龄增加往往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1)科研人员对41~60岁女性的血液雌激素含量和骨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

随着年龄增加,女性的骨密度呈现____趋势。据图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导致的。
(2)科研人员以雌鼠为试验对象,尝试使用副作用较低的中药来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具体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对照组

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组3

分组处理

每组10只雌鼠

前期处理

不处理

摘除雌鼠的___(器官)

实验过程

不喂药

不喂药

喂食低剤量中药

喂食高剂量中药

实验结果(鼠股骨二维结构图)

①分组处理时,每组包含10只雌性小鼠是为了避免____
②前期处理时,科研人员摘除了雌鼠的____(器官),以减少其雌激素的分泌。
③实验过程中,除了饲喂药物的种类、剂量不同外,各组雌鼠的饮食应保持____
④观察实验结果,其中____组小鼠股骨中的蜂窝状结构分布正常且最完整,综合分析4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
(3)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你认为还可以多吃富含____的食物来辅助治疗骨质疏松。
2024-04-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将9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3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和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10天。实验开始前和结束时,分别称取植株的重量,计算其重量增加的比例,结果如表。

组别

培养液

增重比例

植株①

植株②

植株③

平均值

A

土壤浸出液

65%

52%

57%

57%

B

无土栽培营养

88%

63%

62.5%

71.2%

C

蒸馏水

33.3%

37.5%

40.1%

37%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除此之外,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这样设置是为了遵循________的原则。
(2)每组分别称取3株植株的重量,为了减小误差应取________值。
(3)据表可知,芹菜植株生长最快的是________(填“A”、“B”或“C”)组。
(4)结合实验的数据,你能得出结论:________
2024-04-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科学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为研究不同运动类型对中学生体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选取某校36名初一年级的学生,分为3组,记为A、B、C。
Ⅱ.除完成学校的正常课程外,A组不进行其他锻炼,B组进行体操锻炼,C组进行跳绳锻炼。每周5次,每次45分钟。
Ⅲ.10周后,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组别肺活量体重指数(mL/kg)坐位体前屈距离(cm)
A45.17.4
B45.28.6
C52.87.5
注: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
(1)实验中,A、B、C三组学生的初始体质应___
(2)本实验以___为检测指标来反映中学生的体质。各组实验结果应为组内学生相应数据的___
(3)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尽力吸气时,如图中的肋间肌和[   ]___收缩,肺___(填“扩张”或“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4)由实验结果可知,___运动能增强相关肌肉的耐力和收缩力,显著增大肺活量。___运动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提高坐位体前屈的成绩。
2024-04-0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化肥对提高粮食、蔬菜产量有重要作用,但长期大量施用会导致土壤板结、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1)肥料主要包括化肥(无机肥)和有机肥两类。化肥可被植物直接吸收;有机肥需要先经过土壤中______________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为寻找更为高效、低污染的施肥方式,科研人员在实验田中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以及土壤肥沃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施肥方式

小麦产量(kg·hm-2

籽粒淀粉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g·kg-1

100%化肥

8392.1

67.0

17.6

15%有机肥+85%化肥

8415.7

67.2

20.6

30%有机肥+70%化肥

8560.0

68.1

21.0

7552.8

67.42

0.6

60%有机肥+40%化肥

7513.7

66.2

20.5

①本实验中第______________组为对照组,第Ⅳ的施肥方式为45%有机肥+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每个组设置3个重复样地,表中结果应为3个重复样地数据的______________(填“平均值”或“最大值”)。每个样地面积不宜过小、小麦数不宜过少,目的是避免______________。各组间的施肥方式虽不同,但应保证氮、磷、钾等的施加量________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对于小麦而言,配施有机肥可以______________其产量和品质,但______________;对于土壤而言,配施有机肥可以______________,进而提高土壤肥沃度。
(3)若要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上述实验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阅读科普文,回答问题。
在科研界,有一种全新的“人体细胞机器人”正在悄然崛起。
2020年,科学家们将从非洲爪蛙中提取的心脏细胞与皮肤细胞“缝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细胞机器人”。与靠电力驱动的机器人不同,而是由活细胞构成。细胞上的细小纤毛来回移动,使其能够爬行和游动。
但是,人类对两栖动物细胞来源的“细胞机器人”会产生免疫排斥。能否创造出人体来源的细胞机器人呢?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具有摆动纤毛的人类气管内壁细胞,这些细胞比较容易获得
2023年,科研人员采用捐赠的气管细胞,创造出了第一个“人体细胞机器人”。在显微镜下,帮助它以不同的速度移动,其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
每一个“人体细胞机器人”都是从单个细胞中生长出来的,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拥有不同的形状或者尺寸,有的被纤毛不规则地覆盖。科研人员将“人体细胞机器人”放在受损的神经组织表层,三天后,研究人员坦言目前暂不清楚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人体细胞机器人”的寿命只有短短的几个星期。任务完成后,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被人体重新吸收。
“人体细胞机器人”的遗传物质与细胞捐赠者完全相同,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排斥反应,更有助于个性化医疗的实现。该技术的横空出世,在神经修复、癌症治疗和清除血管中的斑块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1)人体气管内壁(图2)中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多种细胞是通过____形成的。图2中____能够“摇动”气管内的黏液将细菌和灰尘通过气管排出,科研人员正是利用这种细胞创造出第一个“人体细胞机器人”。
(2)在显微镜下,人们发现这些“人体细胞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依据文中资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
(3)结合文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目前暂不清楚“细胞机器人”能够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的生物学原理。
B.科学家可以利用电脑对“人体细胞机器人”进行操控,完成复杂手术。
C.“人体细胞机器人”来自患者自身细胞,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未来,利用“人体细胞机器人”消灭恶性肿瘤细胞也许会成为现实。
2024-04-0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酵母粉是果蝇培养基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在果蝇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幼虫的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酵母粉对果蝇幼虫发育的影响,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
(1)如图所示,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此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填选项)。其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遗传信息通过_________作为“桥梁”在亲子代之间传递。

a.三对常染色体+XX            b.三条常染色体+X          c.三条常染色体+Y
实验过程如下:
①配制含有不同浓度酵母粉的果蝇培养基;
②各培养基中分别放入100枚黑腹果蝇卵,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
③待幼虫开始出现游走时,每隔6-8h统计游走幼虫的数量;
④上述实验步骤重复3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上述实验重复3次并取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据图可知,随着培养基中酵母粉浓度的增加,果蝇幼虫期发育时间________填“缩短”或“不变”),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酵母粉可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果蝇幼虫发育,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酵母粉浓度的增加,作用越显著。
2024-03-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沙氏变色蜥(如图1)是一种小型蜥蜴,分布在某群 岛内的不同小岛上。科研人员对其生活习性展开持续的研究。

(1)科研人员选择了 6个小岛引入了较大的肉食性蜥蜴作为天敌;选取另外没有天敌的6个岛屿作为对照岛屿。这些小岛需要在__________等方面相似或接近。
(2)实验开始后的第6个月,研究人员登上各个小岛,统计不同高度沙氏变色蜥的分布情况,结果如图2。由图可知,沙氏变色蜥在地面和不同植株高度均有分布;与对照岛 屿相比,实验岛屿的沙氏变色蜥在地面上分布所占比例__________,且在 __________高度以上所占比例增加。
(3)沙氏变色蜥后肢长度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在天敌引入之______(填“前”或“后”)出现的。
(4)另有统计发现:实验岛屿上树栖个体的后肢平均长度大于对照岛屿的树栖个体。由于后肢长度与弹跳、爬行能力成正比,可以初步推测实验岛屿树栖个体比例增多且后肢平均长度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024-03-3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