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
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人体摄入后可能会产生毒性,引起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系统的损害。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将其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②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
③观察并记录24h内小鼠的死亡率,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小鼠数量(只)

不同浓度的镉溶液(mg/mL)

灌胃液体用量(mL)

24h死亡率(%)

A

8

0

10

0

B

8

0.015

25

C

8

0.030

10

37.5

D

8

0.045

10

75

请你分析上述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除该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则表中“?”应为____
(2)A、B、C、D四个小组各用8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
(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了避免浪费,有人使用“镉大米”喂鸡。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可行?____。为什么?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____
(5)目前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了防止镉污染,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4-05-22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请参考下列要求,完成本节内容中两个活动的实验报告。
2023-10-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00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023·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
3 .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有并举格局。某学习小组在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中,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利用学校绿色菜园进行了探究活动。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室,如图1):
组别水处理方式小白菜数量
A组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30株
B组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30株
C组普通自来水30株
   
(1)针对研究的问题,他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图3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请你推测原因是______。图2中三组同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______天。
   
(3)由图3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______是最佳的增氧滴灌方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4)根据实验结果,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最佳氧气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调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3更新 | 56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7 实验-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2期)
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
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4 . 京桃香草莓是我国科研人员培育的适于在我国北方栽培的新品种。研究人员在培养箱中以京桃香草莓为实验材料,探究影响休眠状态下京桃香草莓植株生长的因素,以便为北方秋冬季温室草莓优质栽培提供依据,实验处理方式和35天后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表 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
组别植株数(株)处理方式单叶面积(植株高度(cm)
130光照10小时43.547.67
230光照10小时+增施二氧化碳 5小时48.9110.12
330光照16小时51.459.06
430光照16小时+?59.2911.33
请你据表回答。
(1)实验需选取京桃香草莓120株,随机平均分为4组开展实验。实验所用每株草莓都处于休眠期,且株高和单叶面积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1组和2组为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3)2组和4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处应填_______,该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影响休眠状态下的京桃香草莓生长的因素有___________
2023-06-28更新 | 494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7 实验-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2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家鸽的结构适于空中飞翔,它的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1)信鸽是家鸽的一种,信鸽传信,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______行为。
(2)家鸽的胸肌附着在胸骨上高耸的突起——[       ]______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家鸽身体里有发达的[       ]______,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_
(4)科研人员在研究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时。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将多只家鸽分为两组,A组用含木犀草素的溶液麻醉家鸽嗅觉,B组用______处理作为对照。在良好天气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出归巢速度,结果下图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放飞距离较近时,A、B两组差异不太明显,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出现了显著差异,根据图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由于雾霾会影响家鸽的视线,所以科研人员在研究雾霾对家鸽归巢的影响时,假设随着雾霾严重程度的增加,家鸽归巢的速度减慢。他们在不同雾霾程度下,在同一地点放飞大约1500只家鸽,多次实验得到如上图图三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放飞多只家鸽并进行多次实验,目的都是为了______
②图三所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设,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
2023-03-09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动物的运动、行为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回归课本之教材的查缺补漏
22-23七年级上·福建三明·期末
6 . 采摘后的猕猴桃若贮藏不当,容易腐烂,影响其营养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分别在1℃,5℃,10℃和16℃条件下贮藏猕猴桃,并测定果实的呼吸强度。果实的硬度变化可作为评价果实贮藏情况的指标,当猕猴桃软化到一定程度则不适宜贮藏,因此停止测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猕猴桃在贮藏过程中,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可通过测定呼吸强度来衡量贮藏效果。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对猕猴桃呼吸强度的影响。
(2)选取大小均匀,成熟度相对一致的果实,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原则。每组选用30个猕猴桃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贮藏猕猴桃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4)在贮藏猕猴桃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贮藏效果。
2023-02-27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绿色植物的光合、呼吸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回归课本之教材的查缺补漏
22-23七年级上·福建三明·期末
7 . 近年来,“践行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家园”已成为生活新时尚,但是生活中乱丢过废弃药品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了研究药品对周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感冒灵颗粒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制成溶液。
②取五个烧杯,按下表配制溶液(单位mL)

烧杯号

1

2

3

4

5

感冒灵颗粒溶液

0

20

40

60

80

蒸馏水

100

80

60

40

20


③取五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A、B、C、D、,E,分别平铺放入20颗水稻种子。
④向A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向B、C、D、E培养皿分别加入_______的2、3、4、5号烧杯中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将5个培养皿同时放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⑤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④,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上图所示。
(1)兴趣小组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实验中的A培养皿设置的作用是____
(2)第④步空白处应填__________
(3)实验中每组选用20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23-02-22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回归课本之教材的查缺补漏
8 . 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称为学习行为。据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吗?请你完成如下相应探究:

(1)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统计实验结果
①用纸箱构建迷宫。高度以小白鼠不能爬上为宜,上面盖上玻璃板。在迷宫的出口处放置仓鼠喜欢吃的食物(如:葵瓜子或花生或苹果等)。
②从迷宫的入口放入经过______处理的健康仓鼠,同时马上记时,并在出口处等待。记录仓鼠从入口到出口所需的时间和尝试的次数。如果在2分钟内仓鼠还不能到达出口,需要用食物适当引诱,促使仓鼠到达出口处获取食物。
③重复上述实验5次,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实事求是地填写到表格中。如下是实验记录:
仓鼠走出迷宫获取食物的记录表

记录内容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时间(秒)

152

115

98

78

65

尝试和错误次数

6

4

3

2

2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出迷宫尝试与错误的次数______,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所需要的时间____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问题分析:①用不同的仓鼠分别做实验,一般来说走出迷宫寻找食物所需要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因为不同的仓鼠的______不同,同时实验过程还受______的影响。
②通过这项探究活动得到的启发是: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是在的______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3-02-11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某校在“建设绿色校园”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有小组实施“利用小菜园为校园增绿”项目,为提高蔬菜的产量,进行了探究活动。
(1)同学们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槽进行相关实验。移栽时可以采取的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实验方案表

组别

水处理方式

小白菜数量

浇水频率

A组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24株

1次/3天

B组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24株

1次/3天

C组

普通自来水

24株

a


①针对待研究问题,他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②实验方案表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组;“a”应为______
③图2、图3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原因是______。图2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______天。

④由图3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______作用,促进根对水和______的吸收。两种增氧方式中______增氧最佳。
(3)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上述增氧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做哪些研究______
2023-01-03更新 | 55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它能直接或间接的损伤机体的消化系统,进而危及健康。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的状态体重增长值(克/只)
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
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
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
请分析作答: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若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组小鼠数量均为20只,实验中科研人员得到每只小鼠体重变化的数据后取其平均值,这样的处理方法能够减少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造成的危害,我们除了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外,作为中学生的你还能采取什么解决策略呢?(至少答出一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