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0-21七年级上·广西百色·期末
1 . “戴口罩”“勤洗手”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防线,正确选用洗手液,必须查看产品标签上的卫生许可证号及说明。现有某品牌的洗手液,自称对环境完全没有影响。小强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通过如下实验探究该洗手液是否会影响蚯蚓的生活。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第一步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第二步

每天喷10毫升1%洗手液

每天喷 ①

第三步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

2条

38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上表实验第二步骤中的①____________
(3)小强同学按照此方案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并计算出了平均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5)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2-25更新 | 2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A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20-21九年级上·江西吉安·期末
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2 . 糖尿病为常见的内分泌异常疾病,患者经常出现消瘦疲乏、血糖升高等症状,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0只,随机分成Ⅰ、Ⅱ、Ⅲ组。每组实验用10只而不用1只小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如图1),其目的是为了形成________,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3)向Ⅲ组注射适量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处应注射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Ⅰ组血糖含量高于Ⅰ组,____________(高于/低于)Ⅱ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2021-02-23更新 | 41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A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20-21七年级上·福建南平·期末
3 . 某研究所为了研究不同浓度镉(Cd2+)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选取均匀一致的玉米种子,将其整齐地排列在直径为15cm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10粒,分别用镉(Cd2+)浓度为0mg/L、5mg/L、10mg/L、15mg/L、30mg/L、50mg/L、100mg/L、120mg/L的等量营养液培养,每个处理组均设置3个重复实验,同时置于相同室温下自然光照培养7天后,统计发芽率如下表:
不同浓度镉(Cd2+)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镉浓度(mg/L)0510153050100120
发芽率(%)95.096.797.298.095.474.555.40
(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
(2)本实验的对照组是镉浓度为_____mg/L,实验变量是_____
(3)从实验设计看,研究人员选取均匀一致的玉米种子为了控制_____。每皿10粒,而不是1粒,目的是_____
(4)为了减小误差,每个处理组的数据应取3个重复实验数据的_____值。
(5)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
2021-02-14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6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B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20-21八年级上·内蒙古包头·期末
4 . 科学家为了探究生物的免疫做了如下表中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禽流感病毒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A组活的将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一只鸡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组灭活的将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另一只鸡体内几周后,再注射活的禽流感病毒,结果该鸡存活

(1)B组实验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其中灭活的禽流感病毒相当于__________,因此该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在经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该鸡_______(填会或不会)感染疾病并随之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实验。
(4)在A、B两个实验中,A实验起____________作用。
(5)携带病毒的鸡对健康人来说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经常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4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传染病和免疫A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九年级·北京·专题练习
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5 . 新冠疫情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饮食健康的关注。围桌聚餐时,使用公筷夹取食物, 既能保留聚餐的氛围,又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1)为了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由 11 名实验者共同食用 6 道菜。每道菜被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就餐时,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检测结果如下表。

菜品名称

菌落总数(cfu/g)

餐前

餐后

A就餐组

使用公筷就餐组

凉拌黄瓜

14000

45000

16000

盐水虾

160

220

150

干锅茶树菇

1100

79000

4600

炒芦笋

30

530

30

咸菜八爪鱼

60

5000

20

香辣牛蛙

60

560

150


①餐前检测发现,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这是因为蒸煮炒等环节, 起到了______作用,使菌落数减少。
②A处是_______就餐组。
③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将菜品均分为两份,本实验中研究者还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④A就餐组的每道菜品中菌落数均高于公筷组,原因是不同菜品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交叉污染,以及_____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品中。
(2)由此推测,使用公筷可避免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病原体随食物传播的风险。 这种就餐方式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聚餐时的健康倡议_____
2021-01-03更新 | 42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疾病与免疫A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