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5-16七年级上·广东韶关·期中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
A.有光和无光B.温度和水分C.0℃和25℃D.有水和无水
2 . 探究青蛙的视觉特点。
螟蛾是田间害虫,青蛙是田园卫士,二者水火不容。一天,螟蛾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它们的天敌—青蛙。螟蛾甲说:“青蛙跳得高,蹦得远,我们见了它要逃得快才好。”螟蛾乙说:“青蛙眼力好,让它瞧见就跑不掉了,还是想法躲起来好。”正说着,一只青蛙跳了出来,螟蛾甲叫了声“快溜”,张开翅就飞,螟蛾乙却静伏不动。结果螟蛾甲成了青蛙的美餐,而螟蛾乙暂时逃过一劫。
请你在阅读以上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
①材料用具:甲、乙两只玻璃水槽,两只青蛙,活苍蝇和死苍蝇各6只。
②步骤:首先向甲水槽放入________,再向乙水槽放入________,然后各放一只青蛙,注意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
实验现象:甲水槽中苍蝇被青蛙吃掉。乙水槽中苍蝇没有被吃。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
(5)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1.1开启生物科学之门——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同步章节综合复习(冀少版)
3 . 实验探究: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然而,它们在食品制作方面却作用非凡。某小组为了探究制作酸奶的环境影响因素,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A组

B组

C组

第一步

50 mL灭菌纯牛奶加入消毒的玻璃瓶中

50 mL灭菌纯牛奶加入消毒的玻璃瓶中

50 mL灭菌纯牛奶加入消毒的玻璃瓶中

第二步

加入5 mL酸奶

加入5 mL酸奶

加入5 mL酸奶

第三步

密封

密封

通入纯净的氧气

5 ℃、放置8 h

35 ℃、放置8 h

35 ℃、放置8 h

实验结果

牛奶无变化

牛奶变成了酸奶

牛奶基本无变化


(1)制作酸奶时需要的微生物是 ______。 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将牛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______,把牛奶变成酸奶。与制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该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该微生物主要通过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
(2)第二步中,“加入酸奶”这一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 _____的步骤。
(3)上述实验中A组和B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4)B组与C组进行对照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氧气,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单元生物技术 检测题-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20-21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4 . 为什么“鱼儿离不开水”?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鱼类离开水后不能进行呼吸的原因,利用学校食堂购买用来做晚餐的新鲜活鲫鱼开展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 10 条大小以及生理状态都相近的活鲫鱼,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将甲组全部放入清水中,发现所有鲫鱼的鳃都是由 5 对鳃片构成的,在水中 5 对鳃片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分离。另外,鲫鱼的每一个鳃片主要是由大量很细的鳃丝组成,而每一根鳃丝又是由许多更小的鳃小片构成。
③乙组全部从水中捞起,发现鳃小片离开水就会相互粘连在一起,5 对鳃片也会互相粘连。一段时间后鲫鱼的生命力下降。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 组,对照组是___组。
(2)活鲫鱼的鳃丝呈鲜红色,是因为内含丰富的___,用来进行气体交换。根据上述现象可知:鱼离开水后,___,阻碍了鱼的气体交换过程,使鱼窒息而死亡,所以鱼儿离不开水。
2021-08-17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章 水中的生物(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5 . 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同学们想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一下苔藓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水的能力。请你帮忙完成实验。
提出问题:苔藓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吗?
(1)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一烧杯清水,向里面滴一滴红墨水。
②准备两个培养皿,分别倒入少量稀释过的红墨水,编号为A和B。
③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苔藓植物,分为两份,一份放入A培养皿,让根与液面接触,而不要让叶片与液面接触;一份放入B培养皿让根不与液面接触,而叶片与液面接触。
④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中设置B培养皿的作用:______________
(3)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
2021-08-17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章 地面上的动物(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20-21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6 .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动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并完成后面的探究活动。
小萌同学为探究光能否对蚯蚓的活动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
①材料用具:蚯蚓10条,纸箱,湿润的滤纸,纸板,玻璃板。
②实验装置:在纸箱内放上湿润的滤纸,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______,另一侧盖上______,这样盘内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
(4)实施计划:
①全班分成5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蚯蚓放入实验装置里,两侧的中央放__________的蚯蚓,静置两分钟。
③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蚯蚓数目,统计多次。
④对全班各组数据的_________(填“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用的蚯蚓应该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
2021-08-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章 土壤的生物(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20-21八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7 . 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花生袋中分别取3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然后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品种测量结果甲品种花生乙品种花生
长轴长度(毫米)1214161822242628
样品个数2420432052
平均值15毫米24毫米

(1)该小组在实验样品的选择上采取的是______的科学方法。
(2)如果将乙花生种植在贫瘠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称为______
(3)比较大、小分布范围和平均值,我们知道,大花生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平均值,说明长短性状受______控制。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5)若花生果实长轴的长短为一对相对性状。长粒(R)为显性,用纯种长粒与短粒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为______。再将子一代之间交配,子二代基因型有______,表现型为长轴的个体概率为______
2021-04-23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20-21八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为黄粉虫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123
黄粉虫卵数(个)100100100
培养温度(℃)1620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181513
孵化率(%)688098

A.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黄粉虫的孵化有影响吗?”
B.控制黄粉虫卵的数量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孵化出幼虫所需要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
D.由表可知,黄粉虫孵化的最佳温度为20℃
2021-04-2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十一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教版)
20-21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9 . 为探究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取两片载玻片,分别编号1和2,在每片载玻片上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要想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培养液,应该从培养液的_____(填“表”或“底”)层吸取。这是因为培养液表层_____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目的是_____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的液滴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是:
①若该物质是肉汁,则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
②若该物质是食盐,则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
③若该物质是清水,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
(4)在此实验中,1号载玻片起_____作用。
(5)实验结论:草履虫可以趋向_____,逃避_____。(填“有利刺激”或“不利刺激”)
2021-04-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章 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20-21七年级上·河北秦皇岛·期末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10 . 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     
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
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
C.甲、乙两容器中随机放入蚯蚓各10条
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阴冷的环境中
2021-03-21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3章 土壤的生物(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