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步骤一: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分别置于A、B两个瓶内,密封瓶口;
步骤二:将A 瓶继续放在暗处,B瓶移到光下几小时(如图甲所示);
步骤三:取下A、B瓶的塞子,按乙图所示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燃烧状况;
步骤四: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色;
步骤五:取出脱色的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平铺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1)步骤一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___
(2)步骤三中燃烧的蜡烛用来检验瓶内的气体成分,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B瓶内的天竺葵光合作用产生了___(填气体名称),而A瓶内的天竺葵___作用消耗了该气体。
(3)步骤四中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主要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___
(4)步骤五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结果是:从A瓶中取出的叶片不变蓝色,从B瓶中取出的叶片变蓝色。由此可以得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_,同时可以得出光合作用必须的条件是__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的___中进行。
2024-04-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小组将绿色植物置于特定的实验装置中,于28℃环境下测定该植物在不同供水条件下的氧气吸收量(如图1),图2为在图1实验的基础上测定的不同光照强度(单位:klx)下的氧气释放量,光照强度及温度的变化对呼吸速率不产生影响。(横坐标为时间,单位: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下进行
B.图2所示的自变量是时间
C.光照条件倍增后,干旱缺水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增加幅度大于水分充足条件下
D.在光照强度为100klx,干旱缺水条件下该植物1小时的氧气产量为3mg
3 . 初夏的早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蚬河公园散步、晨跑。但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小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与装置B澄清石灰水哪一个会变浑浊?______
(2)图一装置A中叶片与装置B中叶片相比,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三中的[ ]_____,图三中A过程的生理反应式是_______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
(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   ]_____的强度大于[   ]_____的强度。
(4)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反应式,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___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进行锻炼的时间之一。
4 . 如图表示叶在夏季一天中氧气的净吸收速率。请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中A点表示有机物积累量最少的时候
B.曲线中B点表示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候
C.曲线中AB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D.曲线中DE段上升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小龙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氧气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材料如图所示。

(1)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主要是在________内进行的,该实验应该在______环境下进行(填“光照”或“黑暗”)。
(2)向甲中A烧杯内倒入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中B烧杯倒入_______________
(3)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小明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如下,请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甲装置红色液滴不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4)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分别设置对照装置丙、丁。对照装置丙、丁的设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04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如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量)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______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可以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______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2)实验中除了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来衡量光合作用强度,还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释放______的量来衡量光合作用强度。
(3)请你依据本实验结果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一条增产建议______
(4)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苋菜是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良好材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们来到大棚中选取10片苋菜叶片一半遮光处理、一半见光处理,3 小时后摘取叶片用酒精脱色再滴加碘液,其现象是______
2021-05-25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中考生物押题试卷(生命科学押题卷)
7 .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情况,可以将其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等。阳生植物,也称“喜光植物”,需要在强光环境中才能达到其最大光合作用强度,在阴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不良。阴生植物指耐阴性强,能在弱光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在较弱的光照强度下即可达到其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下图一为一定条件下测得的典型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CO2(即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的曲线,图二1-6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请回答:

(1)根据题意,图一中代表典型阴生植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一中光照强度为b1时,A、B曲线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分别对应的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假如植物的呼吸作用不会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改变,光照强度为c时,A曲线对应植物的叶绿体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量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曲线对应植物的叶绿体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量。
(4)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中的对光能的利用。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充分利用光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____________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170

65

59

165

光饱和点/mol- m-2 .s-1

1 200

1 180

560

623


(5)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1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021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8 .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如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 ℃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整到25℃条件下(其他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CO2浓度保持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变化是 (  )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B.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C.a点下移,b点不移,m值增加
D.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9 . 如图是探究呼吸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瓶内的NaOH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空气经过A瓶后,再经过B瓶时,B瓶内澄清的石灰水____(选填“会”或“不会”)变浑浊。
(2)D瓶内澄清的石灰水____(选填“会”或“不会”)变浑浊,这是因为C瓶中的种子能进行____作用;将燃烧的蜡烛放进C瓶,蜡烛____(选填“继续燃烧”或“立即熄灭”),这个现象说明该过程还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
(3)C瓶中种子进行的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是 ____
(4)若将C瓶中的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则D瓶内澄清的石灰水____(选填“会”或“不会”)变浑浊。
2021-03-15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同学在生活中发现,桃子通常仅能保存2~3天,而柿子可以存放2~3周。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摘后的水果,仍然能够进行呼吸作用,使果肉细胞中的_________被分解,因此不能长时间储存。
(2)桃子在夏天(7~8月)成熟,而柿子在秋冬季节(10~11月)成熟。
①同学们猜测,_________是影响水果储存时间不同的因素,并就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两种水果的呼吸作用均随_________而逐渐增强;而在相同温度下,_________的呼吸作用更弱。不同水果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水果自身结构决定的。
(3)他们接着用显微镜观察了桃子和柿子最外侧的表皮,发现桃子的最外侧的表皮上和果蒂处均有气孔分布,而柿子最外侧的表皮上没有气孔,但在柿子的果蒂处有较多气孔分布。由此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气孔分布的差异对呼吸作用强度有影响吗?他们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
组别123456
处理方式
25℃下测定二氧化碳产生量(mg/kg·h)130812725217

(注:凡士林是一种不透气、不透水的油脂状物质。)
①本实验用_________作为呼吸作用强度的检测指标。
②第1、2和3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实验结果显示,在这三组中,第_______组的呼吸作用最弱,可见,桃子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最外侧的表皮。而从第4、5和6组结果可知,柿子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
(4)商业上,常通过在果实最外侧的表皮上打食用蜡的方式来延长水果的储存时间,你认为这种方法会对________(填“桃子”或“柿子”)适用,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