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8 道试题
1 . 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图一是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部分,a、b、c表示生物种类。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植树造林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面,因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机物中的碳通过生物体______(填生理过程)、化石燃料的燃烧回到大气中,实现物质循环,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不容易被生物体代谢,如果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二中______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2)图一所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其中数量最少的是猫头鹰,请用能量流动的特点予以解释______
(3)图一食物网若需要补充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填“甲”、“乙”或“丙”)。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且a是恒温动物,则a可以代表图一中的______
(4)图一中蛇与猫头鹰存在______的关系,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是______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图中的甲表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乙表示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两种生理活动的强度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根部从土壤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图甲[5]叶脉中的 ______ 输送给叶肉。
(2)图甲中的[6] ______ 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
(3)图乙中的a曲线表示的生理活动在白天进行,晚上停止,说明该生理活动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是绿色植物的 ______ 作用,该作用可以维持生物圈中 ______ 的平衡;b曲线表示的生理活动全天都在进行,该生理活动的实质是 ___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基石”,通过光合作用养育了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依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及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C]_____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化为_____能的“能量转换器”。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A释放B,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3)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叶脉中的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的茎、根部,以维持其细胞的生命活动。
(4)_____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该作用一旦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5)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的基石”,除了具有(2)的功能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功能,请你再写出一个方面:_______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我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如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一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图二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其中甲是___
(2)若图二丙中的 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a代表___
(3)图二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填序号)过程开始,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传递过程中是___的。
(4)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___形式反复循环的。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___(填序号)。
(5)为我国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国家倡导多植树造林,实际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___;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用的具体措施是___
2024-05-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料一: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根据某生态系统的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条食物链,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___
(2)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_成分。兔、鼠、蛇、鹰等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都属于___
(3)若人类向该生态系统排放有毒物质,则该食物网中___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
资料二: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4)大气中___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
(5)除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___作用,也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了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大量植树造林,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___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___平衡。
(6)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可以增加降水量,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可以美化环境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
2024-05-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蛇与猫头鹰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若此食物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3)图二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它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制造了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是______
(5)下列措施中,与我国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多选)。
A.开发新能源汽车B.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C.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D.建立国家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05-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一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生理活动,甲、乙、丙、丁均表示物质,图二表示其部分活动原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若此生理活动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则甲代表____、乙代表____
(2)图一中若此生理活动表示叶片的呼吸作用,则丙代表____,进行此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图二中所示细胞内的结构____(填字母)。
(3)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____的效率。贮藏粮食时要保持干燥、低温是为了降低____的强度。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可以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平衡。
2024-05-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中科院团队全球首次实现了在实验室反应器中人工合成淀粉,完成光能一电能一化学能的人工转化。人工合成淀粉的合成速率是玉米植株的8.5倍,太阳能利用率是玉米植株的3.5倍,有望实现淀粉生产模式从农业向工业的突破。下图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工作模式图(假设酶系统一直处在最优状态),请据图回答。

(1)该系统是模仿植物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而设计的,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___________的相对平衡。
(2)若光线强烈,电能充沛,可通过___________方法,提高糖类合成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3)系统产生的氧气可收集用于医疗救护,人体吸氧后,大量氧气运输至细胞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加快细胞的呼吸作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2021年全国两会,“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2)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   ______,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______。此外植树造林还能涵养水源,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______增加了大气的湿度。
(3)“碳中和”作为一种新的环保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和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为响应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至少写出2条)。
2024-05-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若此食物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
(2)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碳”的“零排放”,其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__。图二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它通过___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3)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中,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直接有关的是       。(多选)
A.开发新能源汽车
B.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C.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D.建立国家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4-04-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