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提升生菜的产量和品质的条件,进行了下表中的实验:
1组2组3组4组5组6组
不同光源普通白炽灯蓝光红光绿光黄光红:蓝光=3:1
温度22℃22℃22℃22℃22℃22℃
数量30株30株30株30株30株30株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各组生菜在生长过程中除温度保持相同外,还要保证_________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2)每组选取的生菜数量不宜过少,原因是:___________
(3)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_______(填写疾病名称)。
(4)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结果,若从增产和维生素C总量两方面考虑,_____组的光照方案最佳。
2023-04-06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观察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就此现象提出的一个问题是:______。科学探究过程中在“提出问题”后紧接着的步骤是______

(2)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中,实验前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设计时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其目的是:______

(3)小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本应该将处理好的号试管放入37℃温水中5到10分钟。由于一时着急,误将三支试管放入尚未冷却的100℃的开水中、之后,他滴加碘液发现3支试管______色,其原因是______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一下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与光有关,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结果整理表格。
装置编号温度(℃)湿度光照种子数发芽率%
125潮湿有光100100
225潮湿无光100100

根据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无论什么探究实验,在表达和交流时如果发现自己的结论和别人的结论不同,这时应该怎么做?______

(5)设置对照实验是通常探究实验的重要部分,核心是进行实验中除了研究对象条件不同以外,______都相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请你完善对照实验方案:取同种树相似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并且在实验中都滴加蒸馏水,实验前都灭菌处理,然后将______进行实验。
2021-07-06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3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表方案: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小块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B

搅拌

温度

37℃

37℃

37℃

100℃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试验,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如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可能的原因是___(至少写出两条)
(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那么B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3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原因是____。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应该___。(填细嚼慢咽或狼吞虎咽)
(3)小组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预期4号试管内溶液出现的现象是变蓝,可得出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使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的结论。小丽同学却对这一结论提出质疑,分析原因_____并提出改进建议______
4 . 实验探究。
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克,然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_____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30毫升。
(3)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火焰熄灭时  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
(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5℃,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_____焦。
(5)在该实验中,测量的数值_____(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实际值。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这个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________。若为了避免误差,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6更新 | 4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中考二轮复习人教版生物——人的营养——回归课本之教材的查缺补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完成“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后,又提出了酸、碱环境是否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他们选用的材料用具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杯、滴管、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淀粉浆糊、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碘液等。
实验方案: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实验步骤

1

加2毫升浆糊

加2毫升浆糊

加2毫升浆糊

2

加2毫升蒸馏水

加2毫升盐酸

加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

3

加2毫升唾液

加2毫升唾液

加2毫升唾液

4

放入盛有37C水的烧杯中,恒温10分钟,冷却

放入盛有 37C水的烧杯中,恒温10分钟,冷却

放入盛有 37C的烧杯中,恒温10分钟,冷却

5

滴入2滴碘液

滴入2滴碘液

滴入2滴碘液

实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请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1号试管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3支装有浆糊的试管放入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
(4)由该探究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2-13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七年级的同学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号码

A

B

C

D

E

加入的物质(各2mL)

淀粉糊、清水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唾液、盐酸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唾液

温度

37℃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以A和B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
(2)加入碘液后,A试管中的颜色______,B试管中的颜色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3)若以B、D和E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______有消化作用。
(5)A和E能否构成一组科学的探究实验?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