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大熊猫一直以高纤维素的竹子为食,却能保持圆润的体态。我国科学家揭开了大熊猫吃素也胖乎乎的奥秘。
(1)研究者监测大熊猫的季节性体重和食性变化,结果如图1。由此可知,一年中大熊猫吃竹笋的时间远少于吃______的时间,但是吃竹笋的季节大熊猫的体重增加显著。经食物营养成分对比后发现,竹笋中蛋白质含量更高,该物质是______的重要原料。

(2)为弄清食笋使大熊猫体重增加更多的原因,研究者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探究食叶季节与食笋季节大熊猫肠道菌群对体重的影响,实验如下。

甲组

乙组

丙组

肠道无菌小鼠

8只

8只

8只

菌群移植

生理盐水

食笋季节的大熊猫肠道菌群

食物

投喂相同竹粉饮食

记录结果

记录移植7、14、21天后小鼠的体重,结果如图2

①实验所采用的小鼠均为肠道无菌小鼠,目的是_______
②给乙组小鼠移植的是______
③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对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分析发现,丁酸梭菌在食笋季节含量更高。小鼠移植食笋季节大熊猫肠道菌群后脂肪含量更多,可能与丁酸梭菌产生的丁酸盐有关。为验证这一推测,研究人员用含丁酸盐的食物饲喂肠道无菌小鼠,与饲喂不含丁酸盐食物的小鼠相比,若结果为______,则说明丁酸盐可以加速脂肪合成。
2022-04-29更新 | 853次组卷 | 4卷引用:必刷卷01-2022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2 . 馒头是中国人的传统主食,馒头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和吸收,最终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在探究“消化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实验中,小华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处理方法滴加碘液检验
12克馒头屑+2毫升唾液不变蓝
22克馒头屑+?清水变蓝
32克馒头屑+2毫升胃液变蓝

(1)将3支试管都放入37℃温水中保温5分钟,37℃温水模拟的是人体的______
(2)2号试管中应加入______毫升清水。1、2号对照,说明______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3号和1、2号对照,说明胃液对淀粉______(填“有”或“没有”)消化作用。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小肠中的消化液对淀粉是否具有消化作用,需要设置试管4,该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应为______(填“唾液”、“胃液”或“小肠中的消化液”),碘液检验的预期结果是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5)如图中曲线______是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

(6)馒头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分解为____,蛋白质最终分解为____。像这样,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小分子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这些小分子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管壁毛细血管中的过程称为____,最终,营养物质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