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外界、气管、肺泡内的气压关系是(       
A.外界>气管>肺泡B.气管>肺泡>外界
C.外界>肺泡>气管D.肺泡>气管>外界
2023-10-30更新 | 161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8-2019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练习题
2 . 图是某人在平常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_______ (选填吸气或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_ (选填收缩或舒张),胸廓的容积和肺的容积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外界气体________ (选填进入或排出)肺。
(2)图中的C点表示________(选填吸气或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会使
A.肺泡的数目增多B.呼吸肌的数目增多
C.呼吸的频率增快D.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同学体检时,测得肺活量的数据分别为3600mL、4000mL、3800mL,他的肺活量数值应是(  )
A.3600mLB.3800mLC.3700mLD.4000mL
2019-05-24更新 | 26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2019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练习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研究表明,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
(1)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
A. 气管、支气管、肺泡B. 气管、肺泡、支气管
C. 支气管、肺泡、气管D. 肺泡、气管、支气管
(2)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
A. 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B. 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C. 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D. 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下降
(3)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来实现?__________
A. 呼吸作用  呼吸运动     B. 呼吸运动  呼吸作用     C. 扩散作用  呼吸运动     D. 呼吸运动  扩散作用
(4)为减少雾霾天气,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雾霾天气发生的是__________
A. 增加绿化面积           B. 禁止焚烧秸秆           C.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2019-02-0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练习题
6 . 呼气与吸气时,气体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
A.吸气时进入呼吸道中的氧气含量比呼气时呼吸道中氧气含量高
B.吸气时进入呼吸道中的氧气含量比呼气时呼吸道中氧气含量低
C.吸气时进入呼吸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呼气时呼吸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D.吸气时进入呼吸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呼气时呼吸道中二氧化碳含量相等
2019-02-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练习题
7 . 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正确的是
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肺→支气管D.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8 .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作用完成的。
(2)吸气时,图中①表示的气体是_____,②表示的气体是_____
(3)②表示的气体随血液流动带到_____
(4)A表示的结构是_____,写出其有利于气体交换的一个结构特点_____
(5)此处和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_____运动实现的。
10 . 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和②模拟表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手向下拉橡皮膜,表示当③处于_________状态时,②被动_______(填“扩张”或“收缩”),完成_________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