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为充分认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养成远离香烟的良好习惯,某校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跨学科实践活动——“模拟吸烟过程并探究其对人体的危害”实验。
   
实验一:自制如图实验装置,模拟吸烟者吸烟的过程。
①在“U”形管的一侧插入有香烟的活塞,另一侧放入一团棉花后用插有注射器的活塞密封顶端。
②点燃香烟,用注射器在另一侧不断向外吸气。
③取出“U”形管里的棉花,观察棉花颜色的变化。
实验二:收集香烟燃烧的烟雾,用空气检测仪对正常状态下室内空气和烟雾中的某些有害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各三次,并计算出平均值,数据如下表:

正常室内空气

烟雾污染空气

PM

15.6ug/m3

PM

165.6ug/m3

0.108mg/m3

1.528mg/m3

甲醛

0.009mg/m3

甲醛

0.353mg/m3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香烟燃尽后,观察到棉花变成黄色,说明香烟烟雾中有害的化学物质,能通过呼吸道到达人体_________部,使其颜色变黑变黄,影响其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实验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空气中测得的数据。实验二中,为什么要统计检测三次的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正常室内空气比较,烟雾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其中,甲醛增加_________________mg/m3。我国推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请根据本实验结果写一句禁烟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1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瑞金第一中学、丰城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2 .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波及全球。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1)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_____的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_________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量肺泡组织损伤,直接影响肺泡与_________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降低,危及生命健康。
(3)若某种疫苗研制成功,要先进行动物实验才能进入临床实验。为了检验疫苗a对新冠肺炎是否有预防作用,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得到部分数据如下:
第1组第2组
1.各组分别注射3微克安慰剂A
2.第0、7、14、21天检测新冠病毒抗体量均为0新冠病毒抗体量逐渐增多
3.第22天接种新冠病毒将适量且等量的新冠病毒接种到两组恒河猴的肺中
4.第29天检测新冠病毒含量10万倍m核酸计量单位0 m核酸计量单位

(注:安慰剂无任何药理作用和致病作用,只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根据表格和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补充表格中A处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________作用。
③两组恒河猴数量、年龄、体型基本相同,且雌雄比例为1:1,将适量且等量的新冠病毒接种到两组恒河猴的肺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果表明,疫苗a可以刺激恒河猴体内的____________细胞产生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由此引起的免疫属于_______。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⑤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22-04-13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小齐做了实验,结果如图A所示,人体呼吸时与肺泡有关的气体交换如图B。请分析回答。

(1)通过实验,观察图A推断,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______
(2)设置乙试管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分析图B得出,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_____(气体)含量增加。
(4)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______
4 . 我们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同时有机物的消耗增加,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的最有效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体内被组织细胞利用需经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图一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装置,图二是某人在一次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份,两份处理为碎屑,一份保持馒头块,设计了图一中的三组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①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②组试管加入馒头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③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_________实验装置。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 ℃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_________组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_
(2)图三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经过程①_________进入血液,来自过程②的氧透过_________进入血液,最终氧和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其主要场所是_________,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图三中过程③排出体外。此过程对应图二中曲线_________段,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_状态。
(4)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实际每天排尿约1.5升,这是因为图三中[   ]__________。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