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验中学科创小组立足于STEM理念,就厨余垃圾的堆肥方法与肥料的使用,开展厨余垃圾堆肥项目式研究。过程如下。

1.准备堆肥材料:厨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菌是由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
2.进行堆肥: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
3.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记录桶内物质变化及液肥情况。5天后,堆肥温度高达70℃以上。

组别/步骤

1

将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 的两个土豆分别埋入花盆中,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

将液肥适当稀释,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

每隔一天浇入

3

5天后,植株的高度约为14.2cm,茎最粗处周长约为2.2cm

5天后,植株高约11.8cm,茎最粗处周长约为1.6cm

请据题分析回答:
(1)堆肥过程中,盖上桶盖的目的是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供______(选填“有氧”或“无氧”)的环境。
(2)堆肥内温度升高是因为微生物的______作用释放能量。
(3)①应填______;②应填______才能起到空白对照的作用。
(4)根据生活经验和体验,请拟定条倡导垃圾分类的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资料二:据统计,一亩林地比裸地能多蓄水20吨,5万亩森林的贮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大水库。森林被砍伐后,裸露的土地经不起风吹日晒雨淋,泥土直接被雨水冲刷,把肥沃的表层土连同矿质元素带进江河。
资料三: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钢筋水泥的“丛林”使得城市绿化用地的急缺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屋(楼)顶绿化作为城市立体绿化中的主体,屋(楼)顶绿化在各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益和优势,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健康危机等。
(1)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中的______大量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能调节______平衡。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森林对生态环境还能起______的作用。
(4)从材料三可知做好屋顶绿化,能很好的弥补城市化进程所破坏的绿色植被,如果有条件做“屋顶绿化”,你认为是不是所有植物都能种植?简单说说理由_______
2024-02-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排、增汇、保碳、封存”是被广泛认可的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减排”是推动能源供给和工业消费技术进步,走发展脱碳和减排经济之路,直接减少人为碳排放:“增汇”是利用生态工程及土地管理,增加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蓄积和固碳功能:“保碳”是保护现有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及固碳能力;“封存”
是采用地质工程、生物技术和生态措施捕集、利用与封存大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超出了生物圈______的能力,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出现了例如_______等异常情况。
(2)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减排”就要求我们日常践行_______生活。
(3)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工程“增汇”,2018年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7964.28公顷,营造了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我们也要________,用自己的双手来践行“增汇”。
(4)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每年砍伐900万棵生长30年的杨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你认为植物的生态价值有_____________
(5)塞罕坝是北京最近的“天然氧吧”,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昔日一片荒山野岭,现在年游客量已超过50万人次,并以年均30%的幅度递增,成为最热旅游景点之一。每年仅门票收入就超过4000万元,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这片绿水青山已经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如果要你给出森林氧吧吸氧的最佳季节(春、夏、秋、冬)和时间(早晨、中午、傍晚、晚上),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
2023-08-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加强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B.加强垃圾分类管理
C.大量使用地膜和化肥以提高产量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温室效应主要由大气中哪种气体含量增加所致(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氟利昂D.二氧化氮
2022-12-26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珠街街道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2021年5月11日,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布了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数据表明我国人口总量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请结合你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持续增加______(填“会”或“不会”)对生物圈产生巨大影响。
(2)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下列选项中属于破坏环境的做法有_______,属于改善环境的有_______
A.建立自然保护区B.退耕还林C.控制环境污染D.滥伐森林
(3)pH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5.6的雨水为酸雨,酸雨______(填“会”或“不会”)威胁人们的健康。
(4)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回收资源都是很有益处的。废旧电池属于
A.厨余垃圾B.可回收物
C.其他垃圾D.有害垃圾
2022-12-15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大气中 ______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
(2)除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 ______作用,也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了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大量植树造林,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_平衡。
(3)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可以增加降水量,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可以美化环境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地球上最大的 ______,总的厚度为 ______千米。
2022-10-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亟待对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       

(1)厨余垃圾可用堆肥等方式处理 这种生物处理方式主要依靠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转化者
(2)淀粉乳酸杆菌属于________(选填“单”或“多”)细胞生物,淀粉无法通过________(填细胞结构)直接进入细胞。
(3)淀粉乳酸杆菌分解淀粉产生乳酸的大致过程如下:

淀粉乳酸杆菌向细胞外分泌一些酶,将淀粉分解为________,该物质进入细胞后,可进一步被分解为乳酸,并通过________作用释放出________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4)为研究不同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者进行如图1实验。结果表明,菌株________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
(5)研究者进一步检测了该菌株发酵液中,淀粉、乳酸及生物量(乳酸杆菌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2由图可知,12小时后,发酵液中生物量不再迅速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该菌株能使淀粉分解产生乳酸,在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6)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传统燃料——煤的消耗,煤是远古大型__________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复杂的过程变成的。大量传统燃料的使用加剧了全球气候的恶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0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
9 . 为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实行垃圾分类。吃剩的扇贝壳应投入下列贴有哪个标志的垃圾桶?(       
A.B.
C.D.
10 . 下列做法不会造成酸雨的是(  )
A.乱砍滥伐B.塑料垃圾的燃烧
C.工业废气随意排放D.汽车尾气不经处理排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