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进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英国某地原为原始森林,建成工业区后。科学家们长期对该地的桦尺蠖体色变化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下表统计数据:

时间

取样数量(只)黑色桦尺蠖(只)浅色桦尺蠖(只)

1850年

1000

91

909

1870年

1000

204

796

1890年

1000

349

651

1910年

1000

553

447

1930年

1000

766

234

1950年

1000

911

89


(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作______,这种体色的形成是长期______的结果。
(2)造成表中现象的原因,是工业的发展造成环境______,树干由原本的灰白色变成黑色,使得生活在树干上的黑色桦尺蠖成为____类型保存下来,浅色桦尺蠖不利于生存而逐渐减少。
(3)要使桦尺蠖体色深浅的比例恢复到1850年的状况,你认为该怎样做?____
2021-10-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类型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数据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项目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填“遗传”或“变异”).假设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
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D.动物聪明的表现
2019-09-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适应者生存下来并不断的延续和发展着。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总是与遗传学分不开,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豆荚的绿色(B)对黄色(b)为显性,现将纯种绿色豌豆授以纯种黄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14条,则卵细胞中有______个DNA分子。
(2)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H、h表示。表中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据表回答

根据表中的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______;第三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长翅果蝇中含杂合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现在有一只长翅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型的组成,让它与残翅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预测后代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若后代全是长翅,则其基因型为H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现象及结论)。
(3)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从遗传变异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______变异。
2019-08-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4 . 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达尔文发现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经常刮暴风,岛上的花草树木大都生得低矮。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的,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经过比较,发现无翅或者翅小的昆虫数目要远远大于翅发达的昆虫。
资料二:如图是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1)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的,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
(2)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________
(3)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在紫外线、闪电、高温等条件的作用下能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4)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________(填“需氧型”或“不需氧型”)。
(5)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野桑蚕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桑蚕。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度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桑蚕通过____________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它们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属于____________发育。
(2)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外因。野桑蚕的体色和树干很相近,这种体色被称为____________;家桑蚕的幼虫成活率比野桑蚕的幼虫成活率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育种的基础。家桑蚕体色有黑色与淡赤色的,科研人员做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_________可判断淡赤色为隐性性状;黑色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但也有差别,为了培育出产丝能力更强的黑色家桑蚕,你的育种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亲代

淡赤色×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

黑色×黑色

子代

全为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1:1

黑色:淡赤色≈3:1

(4)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一些,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是______选择的结果;野桑蚕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将卵分散产在桑树上,有利于它的生存,这是_____________选择的结果。
(5)以上观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它能比较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022-06-24更新 | 6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生物真题
6 .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回收数释放数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641615482
非工业区393154406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_____;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具有_____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_____的结果。
(4)如果严格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
7 . 如图A﹣C是番茄一生的相关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4]和[5]所示的结构共同组成______
(2)当切开C(果实),发现里面有很多种子,种子是由图B中的______发育而来的。
(3)图D是小林在阳台上无土栽培的一株番茄。在栽培过程中,他没有用土壤而是用鹅卵石将植株固定,适时更换容器内的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为番茄植株生长提供了水和______
(4)若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是显性,去掉黄色植株的雄蕊,授以红色植株的花粉,则所结果实的颜色是______
(5)人类种植番茄的历史很久了,收获的番茄越来越大,口感越来越好,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这是______的结果。
2021-04-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城关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011九年级·山东聊城·学业考试
8 . “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话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下面是综合了新闻媒体对此类问题的相关报道,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期,我省部分地市发生蜱虫叮咬致人死亡事件,引起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并发布防控措施。该病的症状是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等,少数患者出现脏器衰竭而死亡。研究发现,该病与蜱虫体内存在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有关。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传播。
材料二:近几年,新闻媒体连续报出了“毒奶粉”、“地沟油”、“毒花椒”、“健美猪”、“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加大检测、加大处罚、净化食品市场的同时,提醒老百姓学会鉴别、学会自我保护。
材料三:近期,媒体报道的“超级细菌”(超级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再次为我们敲响了“滥用抗生素”的警钟。加强药品管理,科学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细菌”出现的有效手段。
(1)“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是_____,该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

(2)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主意食品的_____期和_____期,其次要关注成分、厂名、地址、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对购买的水果、蔬菜等可用_____浸泡、冲洗,也可削去外皮。
(3)“超级细菌”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生物体具有_____特性,滥用抗生素对“超级细菌”起到_____ 的作用。
9 . 疟疾是由疟原虫(单细胞动物)侵入人的红细胞所致的虫媒传染病。该病主要由按蚊传播,能引起人体发热,严重时还可以造成人体脑损伤甚至致人死亡。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植物黄花蒿中发现并提取的青蒿素对治疗疟疾具有良好的疗效,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此她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图为黄花蒿形态图和双氢青蒿素哌喹片药盒和说明书。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说明书(部分)
【处方类型】处方药Rx
【成分】青蒿素、哌喹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类型疟疾
【用法用量】本品口服、每天一次。连用五天或七天,成人每天一片
【有效期】24月
【生产日期】2023年01月10日
【储藏方法】:遮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1.下列有关黄花蒿和疟原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可以判断黄花蒿属于裸子植物
B.黄花蒿与疟原虫结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黄花蒿没有系统
C.黄花蒿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D.黄花蒿叶片细胞和疟原虫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2.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共报告疟疾病例2.41亿例,死亡人数达到了62.7万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按蚊
B.疟疾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生物媒介传播
C.清理积水,清理疟蚊的孳生地,这在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抗疟药物奎宁因多年使用,疗效不佳,这是奎宁对疟原虫变异个体不断选择的结果
3.双氢青蒿素哌喹片药品说明书内容节选如题中描述,关于该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需凭医生开具的处方就能购买
B.病症严重时应加倍服用
C.没患疟疾的人可提前服用,预防疟疾
D.目前该药仍在有效期内,可遵从医嘱服用
2024-04-0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黄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清脆爽口深受人们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花属于单性花,花大且有亮黄色的花冠(如图1)。根据图1推测黄瓜的传粉方式为______(虫媒风媒),雌花是图1中的______(填A花或B花),果实是由______(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
(2)栽培型黄瓜是由野生型黄瓜培育而来。根据图2可知,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特点是________
(3)黄瓜果实有苦味是因为细胞中有苦味素,可以减少害虫啃食。苦味素的合成受苦味素合成酶基因控制。根据图3杂交实验结果可知,该基因控制的果实有苦味这一性状为_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
(4)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体现了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共同控制的。
(5)野外自然生长的黄瓜中多数是叶和果实带有苦味的,极少会出现二者均不苦的个体,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的结果。
2024-05-2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