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资料分析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20年全球就有约15.6亿个一次性口罩进入了海洋。许多海洋动物因为吞食了一次性口罩而一命呜呼,更致命的是一次性口罩会被降解成塑料颗粒,然后通过食物链再次回到人类体内。
材料二:国外研究人员分析了6名正常怀孕的健康妇女的胎盘,6个胎盘中有4个发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研究揭示出,塑料微粒在人类身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主要通过饮食和呼吸进入人体内。
材料三:《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已发布,明确提出2023年~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适应于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的分类处理系统。居民日常生活的垃圾按照“四分法”分类,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1)正确佩戴一次性口罩可以有效隔绝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加强体育锻炼属于________________
(2)随意丢弃的一次性口罩可能会造成各种生物的死亡,这属于破坏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这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3)在空气中塑料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孕妇呼吸时塑料微粒很有可能率先进入________________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到达胎盘的组织细胞时,通过血液循环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次心脏。
(4)当我们从饮食中摄入塑料微粒后:一方面塑料微粒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系统跟随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不能排出体外的塑料微粒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系统运输到身体各个器官内,长此以往,塑料微粒便会积累在我们身体内部。
(5)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也应该积极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有同学说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含有塑料成分,因此应该归类为可回收物,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1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分类学上,新冠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理由是它没有___________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2)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群体中耐药性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可以用达尔文的___________学说解释: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耐药性细菌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3)某些___________(选填“细菌”或“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
(4)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B.甲为传染源,乙为易感人群,丙为传播途径
C.对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措施
D.外出戴口罩、接种疫苗、核酸检测等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5)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力武器,接种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以抵抗病原体,这属于_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6)截止到2022年6月1日,我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已超338131.4万剂次。接种新冠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
(7)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是抗击疫情的“良方”。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调节自己情绪的好方法: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022-09-01更新 | 6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生物真题
3 . 新冠肺炎能通过飞沫传播,科学佩戴口罩可以阻隔病毒和细菌,不仅保护自己,还能保护他人,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
(1)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_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佩戴口罩属于______
(2)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______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
(3)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下图。

①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佩戴初期,口罩内侧会出现少量菌落,说明佩戴者______(吸入/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细菌。
②2-4小时间,口罩内侧菌落数陡升,且高于外侧,说明口罩内侧温湿的环境可以______细菌的繁殖。
③4-8小时间,口罩内外侧的菌落数变化,可以反映出口罩上的细菌出现了由______大量迁移的现象,从而说明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
(4)综合以上分析,从双向防护、环保节约等角度考虑,口罩的佩戴时间最长不超过______小时。
(5)科学佩戴口罩十分重要,在处理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时,应注意______
2022-06-02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二模生物试题
4 . 传染性急性肠胃炎是换季时期少年儿童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是感染了诺如病毒。此外,感染幽门螺杆菌也是胃炎的病因之一。目前,诺如病毒和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都还未有相应疫苗上市。因此,培养好个人卫生习惯,实行分餐制是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关键。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诺如病毒是传染性急性肠胃炎的______
(2)诺如病毒与人体的关系是______。它和幽门螺杆菌相比,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诺如病毒______
(3)按照是否有成形细胞核分类,幽门螺杆菌属于______生物。
(4)某同学因胃炎去医院就医,医生开的处方中有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该药更可能是用于抑制______(填“诺如病毒”或“幽门螺杆菌”)。
(5)实行分餐制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6)研究发现,洗净碗盘,将其竖起沥干或叠放,一段时间后两者相比,前者的幽门螺杆菌数量更少,可推测幽门螺杆菌的生存需要______
2022-05-20更新 | 4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八年级质量抽测(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流行。对于新冠病毒,科学家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很多,目前已知有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传播方式。新冠病毒的结构极不稳定,在传播过程中不停发生变异,这些变异毒株或许毒性相对减弱,但传染能力却更强。
想要尽快控制住新冠疫情,需要通过核酸检测尽早发现新冠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早隔离、早治疗。核酸检测有扩增病毒基因片段的过程,这样即便检测样本中病毒较少,核酸仍可通过扩增检测出来。但该过程获得结果所需时间较长。抗原检测(检测步骤如下图)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的抗原,即病毒蛋白质,从而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冠病毒。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可以更快,操作也更便捷,但准确度相对较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另外,接种疫苗也是应对新冠疫情的重要措施。疫情期间,做好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基本防疫措施,合理膳食,积极运动,我们终将战胜新冠!
(1)下列不属于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
A.空气传播B.气溶胶传播C.接触传播D.饮用水传播
(2)从阿尔法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从未停止过变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D.寄生环境多样性
(3)如图为新冠病毒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小,结构简单B.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C.可自己制造有机物D.核酸检测的是结构①
(4)有关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检测时应尽量保持一米距离
B.抗原检测不能完全替代核酸检测
C.抗原检测利用了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原理
D.两种检测的目的都是为尽快找出传染源
(5)下列有关新冠肺炎疫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一种抗体
B.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C.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能使人体产生更多抗原
D.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人体将对多种肺炎具有免疫力
2022-06-22更新 | 3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学考生物真题
6 . 为了筑起对新冠疫情的防御屏障,我国对普通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并助力国外新冠疫情防控,为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生活与人体之间是_________关系。新冠病毒进行繁殖是遗传信息来源于____________(填“人体细胞”或“病毒自己”)。
(2)新冠肺炎确诊为传染病,则传染源是______。在下列措施中,可达到疫情防控的目的有_______(多选)。

①洗手要规范     ②口罩常佩戴     ③开窗通风     ④坚持一米文明线     ⑤养成公筷好习惯


(3)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新冠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快速产生_________(填“大量的”或“少量的”)相应抗体。抗体与病毒的结合可以促进_________,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从而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接种新冠疫苗,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计划免疫。
(4)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医生建议休息半个小时再离开,以便观察机体是否有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_________________(填“过强”或“缺陷”)引起的,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应及时咨询。
2021-09-15更新 | 60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中考模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