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氧化性:
B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钠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底部有蓝色沉淀生成水溶液中不能置换铜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干燥有色布条、湿润有色布条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有色布条褪色证明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2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成分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粉末,加入少量蒸馏水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燃烧后的固体粉末为Na2O2
B比较KMnO4、Cl2 和Fe3+的氧化性向酸性 KMnO4 溶液中滴入 FeCl2溶液,紫红色溶液变浅并伴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氧化性强弱:KMnO4>Cl2>Fe3+
C制备 Fe(OH)3胶体向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用红色激光笔照射液体若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则得到Fe(OH)3 胶体
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K+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若看到火焰为黄色,则一定不存在 K+
A.AB.BC.CD.D
3 . 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
A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证明具有还原性
B用玻璃棒蘸取某无色溶液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检验溶液中有
C向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比较的氧化性强弱
D向包有足量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观察脱脂棉燃烧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A.AB.BC.CD.D
4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除杂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所用试剂为_______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发生的反应有:
(2)探究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氧化了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产生。
i.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离子,但不一定是还原产生的,还可能由_______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方案Ⅱ可证明氧化了,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②根据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_______(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
2022-10-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

(1)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2)下列不能用于验证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依据是_______。
A.稳定
B.的氧化性比的强
C.的酸性比的强
D.铁与反应生成,而铁与硫反应生成
(3)若装置A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通入后观察到装置A中溶液_______,即可证明非金属性:。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的非金属性比I强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
6 .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证明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有乙烯生成与浓硫酸共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
B验证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向1 mL 0. 1溶液中滴加5 mL 0.1 KI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
C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D氧化性: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A.AB.BC.CD.D
7 . 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说明H2SiO3的酸性比H2CO3
C.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稀盐酸,有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溶液中一定含HCO
2021-12-09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B)
8 . 为验证还原性:SO2>Fe2+>Cl-,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图实验,并对溶液1和溶液2中所含离子进行了检验,能证明上述还原性顺序的实验组有
溶液1溶液2
含Fe3+、Fe2+
含Fe3+,无Fe2+
含Fe3+,无Fe2+含Fe2+
A.只有甲B.甲、乙
C.甲、丙D.甲、乙、丙
2021-06-26更新 | 402次组卷 | 12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9 . 已知如下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铁作还原剂B.实验②中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2020-02-14更新 | 940次组卷 | 29卷引用: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A)取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有关现象记录如下:①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②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③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温同压下,在体积和浓度均为100 mL 2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各加入等质量的Al,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为5∶6,则所加Al的质量为_______g。
(C)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的最佳顺序为________。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2019-08-14更新 | 37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