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中国是战胜方,但基本上接受了战败方的侵略要求,而作为战争的战败方,却基本实现了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去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符合这一史实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 .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勋绩久著,熟悉中外交涉,为外洋各国所共倾服。今티本来文隐有所指,朝廷深惟至计,此时全叔之任,亦更无出该大臣之右者。李鸿章著赏还顶制,开复革留处分,并赏还黄马褂,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

——1895年2月14日光绪帝写给李鸿章的上谕

材料二: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8月13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40年8月百团大战

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据材料一,简述李鸿章“与日本商定和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2022-03-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所示事件爆发于农历
A.甲午年B.戊戌年C.辛丑年D.辛亥年
2022-03-1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根据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整理,能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中日甲午战争的起讫时间。根据材料线索,举一例与甲午战争相关的民众自发抗争事 件。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贯穿的两条主线,并指出其所体现的核心主题。
2022-03-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绿然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某一战争示意图。此战中
A.北洋舰队重创日本舰队B.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传统宗藩关系
C.中国边疆危机得以缓和D.清朝军民取得了保卫台湾的胜利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茅盾《春蚕》

材料三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22-03-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以来西方民族国家日益崛起,马基雅维利力图建立以单一民族为基础的不受教会控制的民族国家。16世纪布丹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国家观,进而提出了“主权观念”,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由此产生。英国思想家霍布斯与洛克二人用自然法理论阐述国家起源,居功至伟,认为国家是人民契约、人民让渡自己部分权利的产物。由于被授予权力者也是契约的参加者,也要受契约束缚,如其违约,也要受惩罚,人们有权反抗,甚至重新订约,另立新的统治者。依据自然法则,伏尔泰提出“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理论。洛克指出:“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

——摘编自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观念的逻辑与谱系》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发文说:“今天下之可忧者,莫中国若;天下之可爱者,亦莫中国若。吾愈益忧之,则愈益爱之;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1912年孙中山又进一步指出:“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美利坚之合黑白数十种之人民,而治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坚民族主义,斯为积极之目的也。五族云乎哉。夫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于同化力之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义,而为积极之行动,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吾决不久必能驾美迭欧而为世界之冠。”

——摘编自曾科《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西方国家观念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西方国家观念不同的主要原因。
2022-02-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9 . 19世纪70年代,面对西有沙俄侵占新疆,东有日本出兵台湾的危机,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克复新疆,所以保蒙古;守卫蒙古,所以保京师。”由此判断他
A.在战略上重视主动进攻B.主张加强海防建设
C.重视西北边防D.对西方社会认识深刻
2022-02-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蒋廷黻的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说的三次战争的名称及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4)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上述三次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