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后作业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最不幸时期”的中国,似乎一切问题的思考必须转换成“救亡图存”的命题才具有存在的理由。由民族救亡所引发出来的国家富强企盼,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扼住了思想家的思想走向。即便是一个较为纯粹的文化问题,也必须与国家富强建立关系才会被接受。与此相应,在近代中国,西方文明也只有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有用工具才会被人们所认同,舍其此,它的存在与讨论就会毫无意义。

——据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改编


据材料围绕“西方文明的传播与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这一话题,自拟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个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晰。)
2023-12-15更新 | 142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黄宗羲、康有为、孙中山的政治设想。
(2)黄宗羲与孙中山的主张有本质的区别,结合所学,说明产生本质区别的原因。
2023-07-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康有为认为,“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唔《六经》也。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严复也认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由是观之,他们意在(     
A.维护儒学地位B.调和中西文化C.倡导变法图强D.抵制共和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5年8月,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的强学会在北京成立,以宣讲“中国自强之学”。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及直隶总督王文韶均表示支持,并每人捐银5000两。这反映出当时(     
A.不同阶层之间观念统一B.救亡图存成为主流思想
C.维新变法群众基础广泛D.地方督抚推动制度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B.最先倡导学习西方的工商业
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D.力主实行政治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