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023-12-23更新 | 181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最不幸时期”的中国,似乎一切问题的思考必须转换成“救亡图存”的命题才具有存在的理由。由民族救亡所引发出来的国家富强企盼,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扼住了思想家的思想走向。即便是一个较为纯粹的文化问题,也必须与国家富强建立关系才会被接受。与此相应,在近代中国,西方文明也只有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有用工具才会被人们所认同,舍其此,它的存在与讨论就会毫无意义。

——据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改编


据材料围绕“西方文明的传播与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这一话题,自拟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个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晰。)
2023-12-15更新 | 142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编号①、②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指导思想是什么?
(2)编号③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个派别的观点?他们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
(3)编号⑤人物提出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是什么?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进行了什么活动?
(4)上述人物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不直接教育其热爱国家;而是他们教育人们敬天畏天,自称奉天命而行使统治权力。周王利用礼制,教育人们对统治者要“忠”;春秋战国以后,儒家建构“五伦”说,建构身、家、国、天下四位一体的伦理系统。汉武帝时实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教育以及宋明国家开始进行“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则是“五伦”说的发展,其核心是爱君主、爱朝廷、爱国家。历代统治者还利用献计献策的功臣、能臣、诤臣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例如周公旦、萧何、魏征等,这些人物都为后人所景仰。

——摘编自耿文茹《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救国”“救亡”成为爱国教育的主题。在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书写的《革命军》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州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1905年的抵制荚货运动,号召群众抵制荚货,维护民族尊严,范围波及全国各大城市。比之古代的爱国主义,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逐步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局限性,表现出中华民族虚心学习,积极向上精神;例如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名言,康梁等人也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建立新型国家。

——摘编自黄明光《试论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意义。
2023-12-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光绪帝曾发谕旨“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狁意存观望”。这反映了(     
A.政治改良遇阻艰难B.八国联军虎视耽眈
C.国人救亡热情高涨D.汉族官僚乘势崛起
2023-12-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以下哪位人物是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代表人物(     
A.慈禧B.道光皇帝C.洪秀全D.康有为
2023-11-2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近代中国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在确定中西文化关系时,最初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将西方技艺归入“器”,而中学归入“道”;稍后采用了更为有力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即“中体西用”之说;同样的态度还表现为在中国传统中寻找支持现代化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材料旨在表明,这些“有志革新的绅士”(     
A.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B.学习西方的态度呈现越来越灵活的态势
C.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时存在着矛盾心理
D.为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2023-11-13更新 | 615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辜榷(今译独占)专利之事,为斯密氏(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所深恶,诚哉其足恶也。然而有时以通国公利而论,专之愈于不专。此如创机著书诸事,各国例许专利,非不知专利之致不平也,然不专利则无以奖劝激励。人莫之为,而国家所失滋多,故宁许之。

——1901年严复

材料二   美国允许中国人将其创制之物在美国领取专利牌照云云,此时中国人岂有能创制新机在美国设厂者?不过籍此饵我允保护美人专利耳,真愚我也。所谓保护者,即禁我仿效之谓也。现中国各省局厂仿用外洋新机,仿造专利机件不少,且正欲各处推广制造以挽权利。此款一经允许,各国无不援照此约。一经批准之后,各国洋人纷纷赴南北洋挂号,我不能拒,则不独中国将来不能仿效新机新法,永远不能振兴制造,即现有之各省制造各局枪弹炮药各厂仿效外洋新法新机者,必须立即停工,中国受害实非浅鲜。……若准保护美国专利牌照,是自塞其智慧。

——1903年张之洞针对中美商约谈判给中国谈判代表的电文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严复与张之洞关于专利保护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严复与张之洞有关专利保护的主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政治”概念的演进”

时间概念内涵及使用情况
19世纪80年代以前“政”属“政事、行政”范畴,多为“防民以正”之意,“治”属“治理、管理”范畴,甚少连用,多引申为治理国家所施行的措施。
19世纪80年代“政”“治”两字开始连用王韬《达民情》:“试观泰西各国,凡其驳骏日盛,财用充足,兵力雄强者,类皆军民一心。无论政治大小,悉经议院妥酌,然后举行。”
维新变法时期“政治”使用开始广泛化,书籍分设“政治门”,囊括家国政治学、政体书、议院书等。
《时务报》每期开设译报专栏,翻译日本《政党论》等文中关于“政治为何物”论断,指出专制体制下的愚民政策,"不复使知政治为何物",文明社会是国民“通晓治体”、“参与大政”,于是才有政党、才有立宪政治。
20世纪初期“政治”上升为关键词,对“政治""国家”“政府”“国体”等概念辨析“政治之目的一曰为国家本身谋利益,二曰为构成国家之个人谋利益”“政治者,一国办事之总机关也,非一二人所得有之事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治”概念演进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持理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06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