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06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许多美国制片人试图拍摄有关苏联经济建设的电影,但因无法预料美国观众会不会接受,最终未能成型;而1941年底以后,在政府授意下,展示苏联良好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景象的影片《光荣的日子》《斯大林格勒男孩》等陆续上映。这说明(     
A.苏联模式影响世界经济B.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确立
C.影视作品服务国家利益D.美国意图建立文化霸权
7日内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在柯立芝和胡佛两位总统任职期间,明确拒绝了苏联提出的建交建议,但1933年美苏却在短暂的10天时间里,就困扰双边关系的主要问题很快达成一致并建立外交关系。这一转变(       
A.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B.反映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C.遏制了德日法西斯势力的扩张D.源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淡化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A.促进了欧洲的重新崛起B.带有明显强权政治色彩
C.确保了战后世界的和平D.直接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4 . 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除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保证优先发展黑色治金业、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石油开采和石油加工业外,还决定在苏联东部地区大规模扩建军事基地,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建立强大的石油基地,即第二巴库”。此举旨在(     
A.加强国防建设应对战争危险B.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D.全力支持反法西斯的战争
5 .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苏、英三国私下签订了《关于日本的协定》,规定:对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予以维持;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联的优先利益。该协定(     
A.违背了世界人民寻求和平的愿望B.是两大阵营斗争与妥协的产物
C.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D.具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任何其他补救办法可以自救吗?要自救不能靠请愿,唯有抵制。我们宣布,准备好你们的武器,组织起你们的力量,然后就开始干吧,这样,他们就无法拒绝你们的要求了。

——摘编自《提拉克,他的著作与讲演》

材料二   一战也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声明,也使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同时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摒弃沙俄的帝国主义对外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奴役,取消沙皇政府与中国、土耳其、伊朗等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支持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摘编自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材料三   二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及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到90年代,185个联合国成员中,战后独立的国家占了多数,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推动该时期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的变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

材料二   列宁:“《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材料三   上个世纪末以来,有些学者认为20世纪之所以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是因为20世纪的世界已形成为一个整体,存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走向一体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因而主张从全球化角度研究世界大战。

材料四   当代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自19世纪以来,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主义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正是这种思潮的泛滥,使人类陷于空前的冲突之中。他们主张从民族主义与极权主义视角研究世界大战。

(1)材料一漫画中五头怪兽和猎物分别指什么?这幅漫画表达了德国人怎样的情绪?
(2)根据两则材料,指出“凡—华”体系的突出特点,简单分析原因。
(3)请按材料三或材料四的研究角度分析法西斯德国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国际危机管理的核心是危机决策,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危机管理的成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政策使得苏俄的工业生产、物资供应、民心汇聚达到了一个空前集中的状态,起到了……抵御帝国主义侵略、镇压国内反动叛乱的作用……不过,随着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这一政策的弊病愈加凸显……不仅没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物质产品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矛盾也不断激化,以至于引起十月革命的主力军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叛乱,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垮台的多重危机。

——摘编自韦光波、朱喆《十月革命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材料二   经济危机下的大国选择大事年表

1929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狂潮,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0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效仿。
1933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1933美国颁布《紧急银行法》,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
1940德国提出“马克计划”,提出以马克代替黄金。
194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递交“战后货币政策”“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对抗马克计划。

——根据李世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所实行的“政策”名称,并概括该“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面对经济危机的选择,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的“选择”造成的经济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危机应对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是美国国家二战纪念碑(局部)。纪念碑是由代表二战时期美国各个州和海外占领区的56根石柱组成的圆形碑林,两侧各有一塔楼,代表太平洋战争和大西洋战争,西侧自由墙上金色的五星象征着二战中牺牲的美国军人,地上用大字刻着“我们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纪念碑的修建旨在(     

A.巩固和延伸国人的公民意识B.宣扬人民是战争胜利的伟力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反思战争给人类造成的苦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战败国和苏俄暂被排除在外,以后发展到63个成员国,美国则始终未加入。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有权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系世界和平之任何事件”,它们的所有决议必须全体一致表决通过。国联还设立了国际常设法院、国际劳工组织、常设委任统治委员会等机构。国联盟约提出应尽的主要义务与职责:裁减军备;相互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仲裁争端,反对并制裁侵略;公开邦交,废止与国联盟约不符合之条约;对德国的前殖民地和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实行“委任统治”制度。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   1942年的《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联合国家”一词。1943年10月在莫斯科召开的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所签署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勾画出了新国际组织的大致轮廓。在随后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上,各国首脑就这个国际组织的总体设想和结构原则交换了意见。1944年的敦巴顿橡胶园会议正式提出这个组织的名称为“联合国”,并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首脑决定召开旧金山制宪会议。

——摘编自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