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4 道试题
1 . 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中分封出去的同姓封国是(  )
A.晋国和楚国B.卫国和燕国C.齐国和鲁国D.燕国和宋国
9-10高二下·甘肃天水·期末
名校
2 .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B.西汉C.宋代D.秦朝
2020-11-16更新 | 165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周朝的分封一方面是自上而下一一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逐级分封,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层层拱卫,周王“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据此可知分封制
A.逐渐颠覆了夏商的政治制度B.推动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
C.有利于巩固西周政权的统治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4 . 周人起于关中,而崤关以东的华北平原及山东半岛,在商代已是文明发达区域。较落后的周人为控制先进的东方的土地与人民,只好大力推行分封制。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巩固统治B.落后于时代潮流
C.以井田制为基础D.植根于血缘关系
5 . 《左传·昭公》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番屏周。”材料反映出西周进行分封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
A.灭亡殷商B.恩及兄弟C.镇压叛乱D.巩固疆域
6 . “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园。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
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B.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
C.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D.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
7 . 西周征服殷朝后,把姬姓的近亲近族,一批批分送去东方,择定交通及军略要冲,圈地筑城,长期屯驻……在其相互间,建成了一个包络黄河流域,乃至南达汉水、准水,甚至长江北岸的庞大交通网。该史料可用于论证西周分封制的实行
A.扩大了区域经济文化交流B.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C.加强了对边疆的直接管理D.确保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A.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B.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
C.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2020-10-22更新 | 30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材料一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左传》

材料二 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实行哪些制度促成材料三中国家形态的稳定性优于西周时期。
(3)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积极影响。
10 . 《三字经》中说:“周辙东,王纲坠。”这反映出(  )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B.封建社会已经确立
C.宗法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D.人民渴望东周实现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