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与商朝内外服制相比,西周的分封制(     
A.扩大了中央王朝统治疆域B.遏制了诸侯间的攻伐战事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建立起了有效的官僚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观察下图,西周分封时,将同姓诸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其主要目的是(     
   
A.分而治之B.巩固统治C.论功行赏D.富国强兵
2023-10-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2023-10-01更新 | 713次组卷 | 4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023-03-15更新 | 66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锤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慎悬殊。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汉治理地方的主要举措。简述秦汉大一统国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材料   二要全面理解“大一统”的演进,游牧民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北方游牧区和南方农耕区,时而通过贸易,时而通过战争而彼此发生关系。在没进入南方以前,他们的压力促使南方形成以农耕区为主体的大一统;在进入中原之后,他们大多积极学习中原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与原有的中原政权分享或争夺正统;而从元朝到清朝,中华大一统格局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深化,向“大中国”时代迈进。

——摘编自李勇刚:《天下归心: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脉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的依据。并概述古代游牧民族在中华大一统格局中承担的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武王、成王、康王三世的分封,西周完成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在黄土高原到山东丘陵这条自西向东的战略交通要道上,周人封国最多最密。晋(成王弟叔虞的封国)、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蔡(武王弟叔度的封国)、曹(武王弟叔振铎的封国)、鲁(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国)、齐(协助武王灭商的功臣姜尚的封国)都在这条交通线上。在河北之地,周王分封了西周开国重臣召公,使其建立燕国;在南方江汉之地,周王则分封汉阳诸姬以监视南土。此外,黄帝、尧等的后裔亦得到分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磊《真实的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

材料二   两汉时期,汉承秦制,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边郡。前135年—前109年,西汉中央政府在今西南边疆共设置了犍为、益州等9个边郡,将西南边疆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系统。在边郡辖区,既设置太守、边郡都尉等流官,又设置侯王、将相等土官。边郡太守多由将军兼任,有的是由皇帝下诏征来,他们代表中央政府屯兵驻守于边疆民族地区,在防止边疆民族地区民族事变发生的同时还对边郡辖区采取一些“用夏变夷”的经济文化措施。边郡太守缴纳境内的田赋和口赋等赋税,可减可免:同时要求蛮夷君长解纳土贡,形成了边郡“以其故俗治,无赋税”的局面。

——摘编自《土司制度及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所提及的分封对象,并概括分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边郡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2-11-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禅让制B.实行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D.实行郡县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如赵伯雄先生所害,文献及金文材料表明,周王拥有对“天下”的统治权。这种统治权是至高无止的,至少在名义上,普天之下谁都得承认天子的至尊地位。因此西周是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然而西周这种对关下的最高统治权仅行使到邦君这一层次(各邦的最高统治层),并不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所以这种统治权事实上有一部分被分割了,由天子分别授予了庶邦的邦君。所谓“授民授疆土”就是指这种统治权由天子到邦君的转移。而邦君一旦被赋予这种统治权,在领地之内就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事实上,邦君就是国家主权在这块领地上的体现者。这种情况可称作“主权的分散性”。一方面,存在着某种统治天下的最高权力;另一方面,这种最高权力又事实上被分割。孙曜先生则指出诸侯内部诸侯之于卿大夫也是同样情形:“盖世族于其封域以内,固俨然君也。其家臣及私属心目中,只知有家主,而不知有国君。”

——李若晖《郡县制时代一一由权力建构与社会控制论秦至清的社会性质》

材料二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匈奴盘踞“河南地”,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王朝统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写道:“周人设计的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     
A.禅让制度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可以用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周王直接管理地方B.以血缘为特征的政治体系
C.统治者权力的集中D.奴隶制王位世袭制度开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