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1 . 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B.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C.外国侵略势力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D.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2022-10-19更新 | 152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3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下学期综训历史试卷(六)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1971年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表决情况

大洲赞成数反对数弃权数赞成比例
欧洲241482.8%
亚洲184664.3%
非洲2615161.9%
南美洲55241.7%
北美洲38321.4%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多次致电联合国,严正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但是20世纪50年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一直受到美国的阻挠。中国适时调整对策,把同外国建交和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紧密联系,出席日内瓦会议等一系列外交活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扩大对外交往。不仅在国际舆论中博得普遍赞誉,更是打开了和西方国家扩大接触的局面。随着新中国外交的开展和联合国会员国的增加,赞成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票数逐年增加。美国侵朝战争失败后,加紧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活动,中国在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场合阐述中共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中国着眼大局,历时15年,中美双方会谈136次,逐步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中国的长期努力,使联合国内支持中国的力量对比逐渐发生变化。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驱逐台湾代表出联合国。新中国22年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金朝晖《周恩来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根据材料一提取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从1949年至1971年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所做的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表可知,清代湖北地区
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     
府名进士人数占全省比率/%书院数占全省比率/%
武昌265212011.5
汉阳28422.5126.9
黄州33526.54023
德安937.484.6
安陆1199.4179.8
襄阳221.7158.6
郧阳60.584.6
荆州1088.6105.7
荆门171.3137.5
宜昌40.3158.6
施南90.7169.2
总计1262100100100

A.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B.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
C.官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D.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
4 . 巴黎公社时期,俄国革命家罔察洛夫曾撰文指出,世界革命已经开始了……不管巴黎(公社)是不是将被绞死。无论如何,流血革命已经迫近我们,革命从巴黎的废墟上升起。作者意在强调,巴黎公社
A.促进世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获得国际无产阶级的同情与支持
C.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已成熟
2022-05-23更新 | 734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近代外交

材料一   从晚清王朝的本意上说,保持“天朝体制”和“上国”地位是宗旨,所以无论面临多大的外界压力,晚清王朝誓死保留了负责朝贡外交事务的理藩院,这种抗争直至1895年朝贡体系完全崩溃为止。在西方的强迫之下,晚清王朝为适应日益复杂的外交交涉而按西方的要求设置了主管洋务的总理衙门,并在上海和天津设置了南北洋大臣,负责一切对外交涉。而自1875年开始,晚清王朝在内外压力下设置的使领制度就更明显地反映出其对近代国际体系中的国际法原则的一种适应。1873年,同治帝在紫光阁以“五鞠躬礼”代替朝贡礼接见了当时列强驻华公使与代表,此举解决了自1793年以来中西方外交体制在觐礼问题上的争议。对晚清王朝而言,这实属无奈之下的变通与适应。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中国在国际法律体系中的立场和地位的确立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直以来,国际法长期处于西方主导之下,中国等亚非国家被这一体系边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改变这一格局的一次尝试,它提出了代表亚非国家观念的国际法新思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全球性国际法属于一个体系。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它不仅仅是对《联合国宪章》的简单重复,而是选取了一些方面予以强调,表明了中国对国际法的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国同各国交往的基本出发点和总体思路,成为中国进入国际体系、参与国际法律制度建设的基调。

——摘编自何志鹏、孙露《大国之路的国际法奠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法制意义,并指出新中国能够维护司法主权的原因。
2022-05-20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决议指出:“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该决议的主要意义在于
A.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形成
B.为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理论准备
C.确定社会主义革命作为基本目标
D.确定当前任务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8~1930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国家瓷厂生产了主要用于国外巡展的系列陶瓷艺术品,这些陶瓷的设计带有立体派、未来派风格,常用的装饰图案如图所示。这
   
A.体现政府重视居民的生活资料生产
B.适应了新政权展示国家精神而貌的需求
C.反映两极对峙之下文化竞争的激烈
D.推动了传统艺术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结合
8 . 下表是关于1970年中美关系的记述。据此可知
时间事件
1970年1月20日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
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周刊的记者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
那就是到中国去。”
1970年12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
是我们的朋友
A.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B.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C.中国革命外交取得重大成果D.中美结成反苏统一战线
2022-05-12更新 | 419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一个人借了他人的一匹马,将马牵出了与他人约定的地方,或者牵到了比约定的更远的地方,被判处盗窃罪”。当时的法学家昆图斯·斯凯沃拉通过审查类似判决和其他判决,得出“任何人以保管的目的接受某物、却使用之,或者以使用的目的接受,却以与接受时所达成的不同目的而使用之,则犯有盗窃罪”这一表述。可见法学家
A.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B.使法律的实践性和适用性增强
C.对法律判决具有审查复核权D.对法律的解释具有主观随意性
10 . 193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们此前的调查还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就是偏于农村而不注意城市,以致许多同志对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这二者的策略始终模糊。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
C.调整党的工作中心D.改变新民主主义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