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观察下图,图示中的①、②应分别填写的内容是
A.贵族、奴隶B.平民、君主
C.贵族、平民D.贵族、君主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1)上图中A、B、C、D分别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是指什么?有哪些主要表现?

材料三


柏林墙倒塌遗址


苏联解体漫画

(3)材料三所示图片反映了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以后的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8-07-1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以上图示材料,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指出英德两国政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自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一   《唐律疏议·名例》在其开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春秋阴阳相须而成者也。”从概念上讲,“德礼”是儒家的,“刑罚”是法家的,“昏晓春秋阴阳”是道家的,诸多思想在国家法典中融为一体,自西汉以降中国法律发展到唐代逐渐“臻于完善”,并成为影响整个儒家文化圈的法律原理结构(如下图示)。中华法系强调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趣的是,罗马法系也多次出现“自然界”一词,这似乎提醒我们,两者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

——《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系的原理及哲学》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以习惯法为基础,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等条款,这是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孟子说:杀人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蒙古人带有原始草原部落的传统入主中原,因此元朝法律还有,子殴死杀父仇人,不但无罪,还能得到仇家五十两丧葬费的赔偿。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方法律的相同点。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取下面的图示,其中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皇帝开始兼任最高行政长官
B.行政权的独立性渐趋减弱
C.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趋于激烈
D.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分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是某一位学生对近代西方某一国家的代议制的理解而制作的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
C.该国的政治体制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
D.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典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书》记载的唐朝830名进士的分布来源见图示(注:士族指的是世家大族或豪门望族:寒门即庶族指的是一般的中小地主;小姓指的是二者之间的阶层),由此图示可知
A.唐朝依然延续了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B.唐朝时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进士考试
C.士族小姓寒门子弟中进士人数一样多
D.唐朝科举考试进士分布来源很不平衡
8 . 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三字歌》,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图示填写完整。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9 . 下面为一幅作战地图(局部)。根据图示推断,这次战役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建立
B.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开辟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D.创造了国共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
2017-08-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滑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字歌》,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上面图示①②③④⑤处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