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汉书》中记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下列各项中,有类似功能的中央机构或官职有哪些(       
①汉朝大鸿胪       ②唐朝御史台     ③元朝宣政院       ④清朝理藩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11-0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雅典政制》中记载:“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如果他胜诉,村民们便让他登记。然后让议事会检查登记者的名单,如果发现任何人未满18岁,允许他登记的村民便要受到罚金的处分。”由上述规定可推知在当时的雅典(     
A.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公民登记程序繁琐且苛刻
C.村社自治维护贵族利益D.公民是城邦民主制度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对这一政治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B.体现儒家君民平等共治
C.形成贵族分封等级序列D.体现法家君主专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武帝时期,中朝官员的品级,通常比较低下。《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提拔严助为中大夫,“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由此可知,汉武帝在政治上
A.以小御大,以内御外B.集体决策,集思广益
C.加强监督,防止腐败D.内重外轻,加强皇权
2022-06-27更新 | 736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根据《申报》记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各地发给孙中山的贺书函札中或称“大总统陛下”或“恭请圣安”,这说明
A.民众封建残余依旧根深蒂固B.临时政府合法性有待争议
C.区域民主启蒙尚未落实到位D.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6 . 《周礼·大宗伯》中记载朝觐盟会诸侯见天子分为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虽然时间不同,但都是为了国家大政。周朝定期朝觐反映了
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集体商讨国家大事开始出现
C.诸侯朝见有利于周王集权D.西周礼乐制度开始全面形成
7 . 《史记》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管蔡之乱说明了
A.宗法制确有建立必要B.分封制必致地方叛乱
C.周公确有夺位之想法D.分封血亲易导致对抗

8 . 《殷周制度论》记载:“周人既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这反映了(       

A.商朝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表现
C.西周实行家国一体的制度D.分封制拱卫了周王朝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B.《史记》在史学界地位更高,其说法更真实可信
C.《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没有史料价值
D.需要搜集更多其他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诗经》记载:“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对材料中体现的选官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是西周至春秋的选官制B.是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的
C.是贵族时代垄断高官的世官制D.适应了战国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