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8 道试题
1 . 《宋史》中出现了下列名字:王克已、刘先忍、张从信、赵安仁、陈孝忠等。从中可以推测这些人的名字受到当时何种思想的影响?(     
A.佛教B.法家C.道家D.理学
2023-10-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问题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这个问题之根本解决”作出了不懈努力。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1842年)

材料二   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年)

材料三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

材料四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五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1)材料一的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异同?
(3)材料三、四、五的思想分别与哪几次中国社会变革直接相关?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问题之根本解决”的探索?
2023-03-2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信息技术的演进。

人类不断追求更快更好地传递信息,信息技术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学生开展了以“信息技术的演进”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寻找人类文明早期信息传递方式


(1)将下列古代信息传递故事与示意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填字母)
A.传递敌情的烽火B.希波战争中马拉松战役报捷的雅典信使C.《吉尔伽美什》记载了打探洪水消息的鸽子

活动二:了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2)①下列各项中,助力“地球村”形成的信息技术有(双选)
A.高速铁路   B.计算机   C.互联网   D.有线电报
②按技术发明或应用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材料排序。
A.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助手沃森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一路大叫“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B.国内第一笔电子商务交易成功:中央电视台的王轲平通过网上银行服务,从世纪互联公司购买了10小时的上网机时。
C.高能物理所的吴为民,从北京向瑞士日内瓦发送了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3)活动三:感悟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选项正确的有:(三选)
A.信息科技产品有助于突破信息交流传播的时空限制   
B.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多样文化的交融与共享   
C.信息技术进步既拉近社交距离也削弱人口流动意愿   
D.诸多信息科技产品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呈现传播方式E.信息技术虚拟化的特征使人不受限制表达个人情绪
2023-03-21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着革新与进步的重大命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抑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其去实行也近。

——1905年孙中山《民报》创刊词

材料二:……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915年陈独秀《新青年》创刊词

材料三: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8年4月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

材料四:对人民内解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下列重大事件分别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直接关联的是____(双选)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材料一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材料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提出的背景是指_____
A.全面抗战即将爆发       B.世界反法西斯战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C.全面内战即将爆发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的胜利
②材料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提出的直接意义是_____
A.为抗战性利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B.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C.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企图
D.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4.围绕上述材料核心问题并结合所学,简述你对中国社会革新与进步的认识。
2023-02-2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以下交通工具,体现信息时代特征的是(     
A.驷马安车B.蒸汽机车C.共享单车
2023-01-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邓小平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其“白猫黑猫”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集中在(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见图)。“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权威解读是: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与政治制度无关。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只要能够发展生产力的,都可以在实践中使用)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
A.共产党的领导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
B.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C.和平发展道路与社会主义目标的关系
2023-01-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___________世纪中期,以____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空格处应分别是(     
A.17   飞梭B.18   机器C.19   工厂
2023-01-1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于(     
A.西学东渐B.维新运动C.新文化运动
2023-01-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就是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新鲜经验做出科学概括,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指明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中国化时代化才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对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我们党在早年吃过教条主义的大亏后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录自《求是》2022/2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1.根据所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事项内容或意义
A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共一大B________,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共C________制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D________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后建立了E________等革命根据地,确立了“F________”的道路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G________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中共H________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创立的科学理论指导思想有哪些?
4.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2023-01-1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